分享更多
字体:

股评大佬时代落幕 黑嘴汪建中案发重创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22:12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王延锋

   继赵笑云、雷立军、孙成刚之后,又一个股评界的“大佬级”人物被拉下神坛。3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汪建中荐股案”一审宣判,汪建中以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没收违法所得1.25亿余元,并处罚金1.25亿余元。

   “汪建中被判刑,对证券咨询市场的震动很大。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所谓的股评家正在退出市场,很多大佬级的人物都已转型或正在转型。我也不干证券咨询这个行业了,现在转型做投资。”4日,济南某知名证券咨询公司原总经理宋先生向经济导报记者说道。康桥律师事务所证券部部长李震仲也向导报记者表示,对任何案件的判决都应使用同一尺度,除了汪建中之外,类似的操纵市场行为都应予以处罚。

  先买股票再推荐

   案发前,作为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首放”)的负责人,汪建中是资深股评人,被股民誉为“股神”。其公司每日发布《掘金报告》,推荐个股,被股民追捧。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汪建中在担任北京首放负责人期间,利用本人及汪公灿、汪小丽、段月云、汪伟、何玉文、吴代祥、汪建祥、汪谦益等9人的身份证开立资金账户17个、银行账户10个、并下挂以上述个人名义开立的股票账户进行股票、权证交易。从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间,汪建中多次利用其实际控制的账户,在北京首放的咨询报告发布前,买入咨询报告作出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的股票和股证,并在咨询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后卖出股票和股证。

   以中国联通(600050)为例,汪建中于2007年3月23日买入中国联通约480万股,成交金额约2500万元。在当日股市收盘后的17时55分、18时02分、18时58分,北京首放在首放证券网、新浪网、东方财富网先后发表题为《目标3300点春季攻势全面打响》的报告,力推中国联通。报告将中国联通等股票列为“具备大幅上攻潜力的品种”,建议股民“最好不宜盲目作空,以免踏空。”3天后,汪建中卖出中国联通,获利81.8万元。

  汪建中以上述方式买卖的证券包括工商银行(601398)、交大博通(600455)、四川长虹(600839)等38只股票和权证。在以上买卖证券行为中,买入证券金额累计约52.6亿元,卖出金额累计53.86亿元。根据统计,上述账户买卖证券行为合计55次,其中,45次合计获利近1.51亿元,10次合计亏损约2503万元,累计净获利近1.26亿元。

   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后,汪建中情绪激动地对外表示,“我只是想占点便宜,没想到会触犯刑律。”并认为法院的判决过重。之后,其辩护律师表示将提起上诉。

   对于此案的判决,李震仲向导报记者表示,因不了解具体案情,不方便对判决的量刑作出评论。“很多人在关注此案的社会效果,而我认为,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数学题’,任何案件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判决,而不应该受社会舆论或社会震慑效果的影响。汪建中的这种行为并非个别现象,对于其他类似案件也应该用同一尺度处理。”

  大佬的落幕

   对于汪建中的获刑,宋先生唏嘘不已,“在汪建中案发之前,与其类似的操作手法普遍存在,他只不过是撞到了‘枪口’上。”而汪建中的案发,对市场的冲击很大,“现在都不敢那么做了,此案确实对净化国内投资市场的环境有很好的作用。”由于监管趋严,风险加大,再加上“技术含量也不是那么高,想挣大钱很难”,一些股评大佬正在退出市场,“圈子里面很多人都已经销声匿迹。”

   导报记者注意到,虽然汪建中是内地证券界首例因“黑嘴”入刑的案例,但股评人士中落马的也不在少数。2008年,国内证券咨询界著名股评人士,山东神光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成刚,因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代人炒股获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0万元,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再往前数,被称为“南雷北赵”的雷立军、赵笑云都在2002年前后退出市场,其中,赵笑云及旗下东方趋势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均在证监会的年度检查中未能通过,雷立军被广东金手指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公开辞退,丧失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广东金手指在随后的年检中也未能通过。

   “很多股评家的成名得益于信息的闭塞。而现在,随着信息的通畅、投资者的成熟以及市场的规范,股评家正在失去优势。另一方面,券商的研发部门及分析师,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们正在成为证券咨询业的主流。”宋先生认为,虽然近期国内券商研究报告屡遭质疑,从“石墨矿”事件到“瘦肉精”门,再到“天价榨菜”噱头,市场普遍质疑券商研报注水,但股评家的衰落趋势更加明显。

   而在汪建中被宣判之前,另一位股评界响当当的人物严为民在7月宣布,正策划发行管理型私募基金,名称叫“吾股丰登一号”,并希望这能成为他后半生的职业,这似乎为汪建中一案加了一个注脚。而除了这些台面人物之外,很多并不那么知名的大佬人物都在悄悄选择退场,“有去基金公司当经理的,公募的、私募的,也有自己去做投资的,还有退隐江湖销声匿迹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