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书人潘小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留在纸页间、与书本有关的人和事是让潘小松能够不经意间就记得的
苏娅
炎夏七月,造访藏书人潘小松位于北京南城的住家——“小同文馆”,屋外热浪涛涛,蝉声如沸,主人虚掩的门缝带来让人安心的“等候”的意味。
这间紧凑的两居室小屋,塞满老书,泛黄的纸页和书脊让屋里的光线暗下来,凉意渐浓。暗沉的角落里一小盏读书灯始终亮着,加深了午后的幽静。那个“不坐在上面便不能读书”的蓬松结实的粗布沙发,曾经放在客厅,如今挪到小屋,四周是30多年的玩书生涯中慢慢淘回的老书和各式放大镜之类的读书工具。一小块黄胄题刻的“小书屋”的木牌是当年用30元钱在潘家园淘得,如今放在沙发边,很“萌”地说明了主人设法“造境”的天真劲。
另一间客厅兼作书房、卧室的门头上,悬挂着潘小松和意大利作家艾柯的合影。2007年艾柯到访北京时,曾与潘小松聊起藏书的事,潘小松用“贪得无厌”来形容艾柯对稀有的、好品相书籍的占有欲,他说:“有一些人总是幻想书籍像一个大地洞、一个老城堡,让他们藏身其间。”而这个“地洞”何尝不是潘小松对自己生活空间的隐喻:这间四面墙壁被各种款式的小书架填满的屋子,零零落落的模样,与统一购置的成排成套大书柜一目了然的阔气不同,当主人指着一个一个小柜子,无心说起这是哪一年间、自己住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购置的时候,你尤其能领会这份由时间累积起来的珍重与专注。
“就像女孩子喜欢好看衣服,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对书的这种感觉——就是喜欢,想要占有,还有一点儿武林中人习武行侠的意思,就是要把自己玩的事玩到让自己心服,再让别人心服。”像一些老派藏书人一样,潘小松并不看重“藏书人”这个叫法:因为人们总是认为藏书的人多半只重藏,不怎么读的。他称自己“玩书人”是不肯撇下一份记录在书本中的“小历史”中的自性随机的乐趣,比如会在意夹在一本二手书里的小黄叶,在意民国年间的哪一所中学的借书卡,如果无意发现一本扉页上题写着朱光潜名字的日版法日双语辞典、何其芳读过的《海涅诗集》,甚或写在一本《圣经》扉页上的一行字:“请冯姐念念古文和英文”……
“这些都是‘小历史’,是我们自己如何生存其间的印迹,而‘大历史’总不乏人写,写‘小历史’是我们自己的事。”他说。
因生性喜静,不好张罗事宜,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书国”用来漫游与阅世。福州路上的小书店曾是潘小松少年时代的天堂,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线装书店、一个外文书店和旧书店,当时有一本蓝壳的《勃郎宁诗集》卖5元,相当于今天的500元吧。”他停下话头算了起来,“当时买不起,今天仍耿耿于怀。”青春短得像这条曾挤满小书店的小街,那种兴头一来骑几十分钟车只为去买一本小书的生活,连同许多个藏于街市的小书店、二手书店尽皆消逝,“那时候,会偷偷捆了父亲的几十本政治教材图书,用自行车载着骑到福州路的二手书店,换来4块钱,再拿着这4块钱去买回一套三本的《艳阳天》,劲头之大,今天再不会有了。”
搜集二手书的好日子已然一去不返了,潘小松说:“最好的时候,说出来能气死今天玩旧书的人,1998年到2004年那会儿,潘家园书市的旧书称斤论两地卖,常常是一书包一书包地往家里搬书,我最后一次往家里运书是花400块钱买了一卡车,当中有原文版的《追忆似水年华》。”
潘小松指着书架说:“过去人们的收藏观念朴实到觉得100年历史的书都不能算老书,2004年以后,在报国寺淘到好版本旧书的概率大约是一年一本。”
潘小松的客厅里最醒目的是一个小型书柜刚好装下满满一柜全套小牛津版世界名著。那是灯市口中国书店一位老先生刘眴特意给他留好的书,一本三元两元不等,陆续买回。他还记得当时中国书店店面里侧有间小屋子,冬天生了炉火,潘小松买好书也舍不得走,总会在炉火边坐下听卖书的人说故事。
留在纸页间、与书本有关的人和事是让他能够不经意间就记得的:1990年秋天在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傍晚常去一间“Boston Bookannex”的旧书店,看店的荷兰裔美籍小伙子林奇喜欢出海打鱼,喜欢航海的书,尤其喜欢Rockwell Kent的插图,潘小松说自己后来看中肯特的插画,与这个幻想出海打鱼的小伙子不无关系;有时又会前往Brandeis大学,在一间半地下室里有几位老太太开的旧书摊,买过什么书不曾记得,只记得那几位老太太常请他吃自己烘焙的饼干;关于波士顿这座城市的记忆,让潘小松念念不忘的是前后相隔七年两度寻找诗人朗费罗故居的经历,他说:“留在脑子里的只有黄色的墙和黑色的窗户……大概这就是诗吧,现实里没有的都留在书里了。幸而我拥有三百年前版本的《朗费罗诗集》。三本诗集的同伴故居扉页是我最喜欢和熟悉的场景,比诗人肖像还让人感觉亲切。”
潘小松把这些关于书的故事写入一本刚刚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国漫游》,其中有些篇目先是发表在报刊,后被网络转载,回到纸本结集出版的时候,潘小松说自己又按照纸本书的要求进行了文字上的提炼。在他看来,纸本书对语言价值的看重,已在当下溃散,那种“读完一遍,仍想反复阅读咀嚼语言的美的经验,在新书中越来越稀有”,他甚至黯然一叹:“跟过去的书的品相不是一个量级的差别,所以,有时候我干脆买空白宣纸书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