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安监总局:动车事故绝非天灾 无35人“神秘红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14:1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国家安监总局黄毅表示:““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

  安监总局:动车事故绝非天灾无35人“神秘红线”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4日,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表示:“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

  动车事故绝非天灾

  “7·23”事故已过去十二天,国务院调查组尚未公布事故原因。8月4日上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做客人民网,回答网民提问。他指出,这并非一场自然灾害,而是特别重大的铁路运输事故。目前,原因仍在调查中。

  据第一次财经日报消息,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7月28日说,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7·23”动车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此外,安路生也承认这里面存在铁路部门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

  但这仅是上海铁路局对事故原因的调查结果。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4日黄毅仅表示,“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

  目前,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对事故的性质和原因进行调查。一旦有了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而对于官员在重大事故中的责任及处理问题,黄毅称,引咎辞职只是其中的一种组织处理方式。安监总局作为特大事故调查组的牵头部门,要和其他调查组成员单位一起,在调查的基础之上,对事故的责任作出认定。这个过程还有监察部门和检察部门的人参加,处理结果还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此次动车事故,最高检也派专员参加,调查事故中的渎职情况。

  此前,调查组曾表示,争取在9月中旬公布调查结果。

  不存在35人划线的问题

  “35,一个神奇的数字。动车相撞35人死亡,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动车事故发生后,这一说法曾在网上广为流传,并被总结为“35人死亡上限论”,即死亡人数若超过35人为重大安全事故,当地市委书记会被就地免职。

  但这一说法迅速被辟谣,有网友指出,此“段子”数据造假。

  针对这一问题,黄毅昨天也回应称,在我国不存在所谓的神秘“红线”,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界定事故等级时,一般是以死亡人数来计算的。比如,一次死亡3到9个人为较大事故,10到29人为重大事故,30人以上为特别重大事故。除此之外,也考虑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受伤人员数量。

  “有些事故发生之后,在遇难人员遗体还没有全部找到的时候,一般是作为失踪,找到遗体之后,再计入死亡人数。所以不存在以35人划线的问题。”黄毅说。

  确实存在献礼工程

  “您是否认为中国的发展有时过于追求效益,面子工程越来越多?是否应当一改‘献礼’之风,更多地把心思放在务实上?”网友“天堂的尘埃”提问称。

  黄毅承认,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确实存在政绩工程、献礼工程、面子工程等现象。

  而在铁道部日前召开的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座谈会上,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要求,要严格执行铁路建设项目工期,尊重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工期安排,不得随意压缩工期。

  黄毅称,我国安全生产的主要弊端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应该推行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严明的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制,同时应该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将政府的相关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告知民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高铁投资驶入减速区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要确保高铁运营绝对安全。”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日前在铁道部安全运营座谈会上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压缩工期。3123>>

  国家安监总局黄毅表示:““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

  对于外界颇为关注的高铁建设“减速”问题,铁道部并未正面回应。但盛光祖称,要确保实现“十二五”目标。

  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铁路的实际建设情况,并未达到铁道部的建设投资计划。而相比之前不少地方缩短建设周期甚至提前通车的情况,铁道部“不得随意压缩建设工期”的要求,必然将进一步放缓高铁建设及投资速度。

  另一方面,建设“减速”或也源于资金面的紧张。据了解,目前在建的多个铁路项目受到贷款未到位的影响。而据媒体报道,迫于债务负担日益沉重,铁道部或许将退出部分区域铁路的投资建设,并主动放弃大股东地位。铁道部此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铁道部负债已超2万亿元。

  在此情况下,曾风靡一时的高铁概念股恐也难逃“减速”的命运。

  8月2日,盛光祖在座谈会上要求,深刻吸取“7·23”甬温线事故教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同时表示要确保实现“十二五”建设目标。

  对于近年来存在的高铁项目屡屡被缩短建设周期甚至提前通车的现象,铁道部决定,严格执行铁路建设项目工期,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尊重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工期安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压缩工期,保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据铁道部内部人士称,今年年初,盛光祖上任铁道部部长后,铁道部对高铁方面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从之前的“求快”改成“求稳”。

  事实上,铁道部今年年初即已开始大幅削减高铁的投资建设规模,降低高铁速度。这一举措除了安全性的考虑,也有经济性的考量。

  在历经多年高增长后,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于今年上半年出现下滑。铁道部数据显示,1~6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24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1%,而此之前几年的增幅则均是两位数。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表示,出于安全考虑,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应该放缓。在他看来,铁道部早该改变此前施行7年的 “跃进式”高铁发展模式。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徐逢贤表示,除了刚刚发生的动车追尾事故外,实际上此前高铁断电、雷击等事故也频频出现,这些事故充分反映出我国高铁无论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铁路运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相应的高铁建设的进度和节奏应有所放缓。

  铁道部或退出部分区域性投资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称,上半年铁路的实际建设情况,并未达到铁道部的建设投资计划。1~6月,浙江省在建铁路项目到位资金仅有32%,沪宁高铁已部分停工。据了解,目前在建铁路项目中大部分受到贷款未到位的影响。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年初铁道部高层的人事变动,是造成铁路投资下滑的一大因素。同时,铁路建设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最高,但银行信贷偏紧,一些原本以为已落实的贷款,最终并未到位。

  有接近铁道部的人士透露,紧缩的信贷环境使得各大银行在今年年初要求铁道部接受贷款基准利率,不再给予下浮10%的贷款优惠,但姿态强硬的铁道部最初拒绝接受这一调整。

  日前,有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债务负担日益沉重的铁道部准备退出部分区域铁路的投资建设,即便参与投资也不再要求做大股东。此前已经展开省部合作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铁道部希望在完成穗莞深、莞惠、佛肇3个在建项目后,不再参与今后的其他线路投资。

  这一消息得到另外两位铁路系统人士的证实。其中一位人士介绍,不仅广东一省,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任时,由铁道部作为大股东参股的一条地铁线路,铁道部也已在今年将资金全部撤回。

  “铁道部要求不得随意压缩建设工期,首先是出于安全考虑,铁路建设放缓会成为必然。”赵坚表示,随着高铁建设放缓,铁道部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或将会缓解。3<<123>>

  国家安监总局黄毅表示:““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

  铁道部发200亿超短期融资券

  据媒体报道,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5日发布公告,铁道部将于8月8日(下周一)发行人民币200亿元90天期超短期融资券。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1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文件》显示,经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综合评定,发行人的主体长期信用级别为AAA级。

  按大公国际评级标准,AAA级表示债务人具有非常强的还本付息能力。购买这类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几乎没有风险。公告称,募集资金将用于铁路建设、机车车辆购置以及运营中的资金周转。

  该融资券为铁道部2011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无担保,按百元面值发行,票面利率通过招标系统招标确定,在存续期限内固定不变。起息日和缴款日均为8月9日,上市流通日为8月10日。国开发和中国建设银行将担任该融资券发行的联席主承销商,并以余额包销的方式承销当期债券。

  之前7月21日, 铁道部发行的200亿元一年期高信用等级短期融资券出现意外流标,计划发行200亿元,实际发行187.3亿元。该期短融券票面利率为5.18%,相比利率仅为2.59%的其2010年第四期短融券整整翻了一番,这是铁道部自2006年大举发债以来首次出现招标未满的情况。

  铁道部截至今年上半年的负债总计达到人民币2.09万亿元,较第一季度末的1.98万亿元进一步上升,资产负债比率达到58.54%。今年上半年铁道部共实现利润人民币42.9亿元。美银美林最新指数显示,在全球铁路债上涨之际,中国铁路债券7月份已累计下跌0.45%,预计将连续第三个月下跌。(编辑:海绵)3<<123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