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孙政才:“三动并举”重构新吉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6 01:38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易鹏

  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

  以“国家粮食直补资金担保”,只需几天的工夫,农民就能从银行顺利获得涉农项目贷款。这种以前农民想也不敢想的好事,从2010年3月在吉林省9个市县试点后,如今已经辐射全省42个粮食主产县(市、区)。

  按照最新的制度设计,吉林省2011年直补资金68.9亿元,按全省推广后放大10倍计算,吉林省农民将获得689亿元的信贷额度。这种能够改善或基本解决我国农村和农业生产融资难问题的制度创新被媒体称为“吉林智慧”。

  “农民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只是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到任后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中的一个制度创新。作为未来的政治明星,48岁的孙政才主政吉林后提出了“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的“三动并举”战略,他期待吉林在“十二五”期间或者更远的将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构吉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

  接手“欠账”的吉林

  200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让孙政才出任吉林省委书记,1963年9月出生的孙政才时年才46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在这3年前,孙政才以43岁的年龄从北京市委秘书长任上被提拔为农业部部长,也是当时最年轻的部长。这种年龄优势,自然让外界将孙政才和同一天从河北省省长任上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春华一起并列为未来的政治明星。

  2009年孙政才履新吉林省委书记时,吉林正处于一种快速发展的状态。在思想极为解放的前任省委书记王珉主政下,吉林从2006年起连续3年GDP增速都保持在15%以上的历史高位区间,即使在孙政才上任时的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保持了13.3%的GDP增速。吉林的GDP也从2005年年底的3620亿元翻番到2009年年底的7203亿元。王珉在吉林的政绩无疑是较为突出,但即使这样,吉林还是处于一种欠账的阶段。欠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总量偏小,在全国各省排名在20名以外,所占全国比重也一直徘徊在2%左右。另一方面表现为吉林老国企、老工业基地思想不解放,体制无活力的弊病依旧存在,王珉在吉林强力推行国企改革,力度非常之大,但离“十一五”民营经济比重达到50%的目标还是差了一点点,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通钢事件”。

  “三动并举”战略成效初现

  对于总量偏小的吉林而言,做大蛋糕是必须的,而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实现吉林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当是双赢。为了实现吉林这种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孙政才的主政思路中,除了各省普遍提出的农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统筹的思路外,还重点推出了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的“三动并举”战略助推吉林转型,而这其中创新驱动又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对于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未来政治明星孙政才而言,肯定能够深刻体会到创新才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按照孙政才的解读,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三动并举”战略的涵义是这样的:投资拉动是“注入”的概念,是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的手段,必须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坚持不懈依靠投资拉动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夯实基础。项目带动是通过项目建设吸纳各类发展要素,是一个“集聚”的概念,是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必须优化项目选择,以存量带增量、以资源促发展、以增量调结构。创新驱动是依靠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类要素活力,是一个“转化”和“释放”的概念,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有效保证,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使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孙政才提出的“三动并举”战略实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效已经开始显现。

  在投资拉动上,2010年吉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621亿元,同比增长32.5%,是全国极少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本省GDP的省份之一。吉林中电投白城电厂、老龙口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图们至珲春等6条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新增里程815公里;吉珲高速铁路开工建设,长吉城际铁路建成运行,开启了吉林高速铁路运营新时代。这种高强度的投资,为吉林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在项目带动上,吉林以工业项目为主导。孙政才曾任农业部部长一职,擅长农业发展的特长也在吉林发挥得淋漓尽致,吉林在保证粮食增产百亿斤达到600亿斤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好工业,实现三化统筹推进。在吉林的“十二五”规划中,吉林三次产业比重从12.2∶51.5∶36.3调整为10∶50∶40,可见对于吉林而言,在保证粮食增产到600亿斤这个目标下,吉林必定以做大工业化蛋糕为主,并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改变吉林的经济结构。在2010年吉林完成城镇工业投资4516亿元,增长37.5%,这个增速和总量在全国的排名远高于吉林GDP排名。吉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国排名第九。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1%。在项目带动上,主要还是集中在其具有优势的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这三大支柱产业中。在“三动”战略下,吉林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支柱优势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其中汽车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石化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1200亿元。这些增加值都是依靠着长春300万辆汽车这样的大项目支撑,才有实现的可能。

  创新驱动的“吉林智慧”

  当然,对于48岁的孙政才而言,主政吉林凸显的一大优势还是在创新驱动的战略选择上。事实上,在吉林的“十一五”期间,创新的表现是不佳的。2010年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增加值比重才8.5%;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只从2005年的1.09%缓慢上升到1.15%。为此孙政才主导的“十二五”规划将这两个目标分别定到了从20%和2%,这种亮剑意味着吉林必须在创新上下大工夫方能实现。创新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开始实施12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包括启动中国人参基因组计划和组建玉米化工、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联盟。长春市被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而在体制创新方面,一个案例已经开始体现孙政才的创新思维。孙政才到吉林后不久,就大力推动农民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试点。这个试点实质上所针对的就是农民贷款过程中抵押物缺乏的现实,用粮食主产区农民每年获得的直补资金这一稳定的收入流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从而使得农民在资金上得到保证,从而扩大生产、提高农民收入。2010年3月吉林选择了9个市县进行了试点,而到今年的4月22日吉林又决定把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由试点扩大到全省42个粮食主产县(市、区)。这种制度创新无疑为农业大省吉林的农民创收摸索了一条新路,也给全国树立了一个样板。

  当然,孙政才“三动并举”的战略,是否能够带动吉林真正转型,还有待观察。但从2011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吉林的“快”已经体现出来。上半年吉林GDP同比增长14.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七,在东三省中比辽宁的13%、黑龙江的12%占有明显优势。好的方面,目前所能看到的是吉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500亿元,同比增长27.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1.5个百分点。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同比提高19.2个百分点。全省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40.2%。笔者相信,如果吉林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这“三动并举”的战略,可以在“十二五”期间或者更远的将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构吉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