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本周读者来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6 04:1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及格线”与“成绩单”》一文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IPO前后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来推测这些公司是否进行了利润操作存在致命性谬误,稍有财会常识的人都知道,IPO以后企业的净资产会大量增加,而募投项目通常无法迅速达产,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是在所难免,根本不足为奇。作者却以此常态为异象大加推测。或许这些公司上市之前确实存利润操纵的嫌疑,但用ROE的变化却难以解释。
——热心读者
鲁桂华回应:感谢读者朋友对笔者和拙作的关心,钦佩读者朋友质疑的态度和细致、缜密的思考。读者和作者,其实是一种相互激励、相互鞭策、共同成长的共生关系。这样的读者越多,作者及其文章的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报刊的水平才会越来越高。
对于该读者的质疑,笔者拟作两个方面的说明:
一、原文核心论点、多个论据及论据之间的关系
原文的核心论点是基于会计数据的管制政策将诱导出会计数据的操纵行为。具体而言,基于盈余数据的创业板上市标准将诱导出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进行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行为。
作者的基本证据或论据是:(1) 上市前一年的净资产报酬率达到最高;(2) (净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也在上市前一年达到最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论据对于论点的重要性并不是等同的。其实,第一个论据即使没有,甚至是完全相反,而只要第二个论据成立,就足以支撑本文的论点。
定义非现金盈余为“净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只要非现金盈余占净利润的比率在上市前一年达到最高,这一证据就足以表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监管部门的上市资格标准而从事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
读者朋友们需要注意,(净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或非现金盈余占净利润的比率,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后净资产增加没有任何联系,与资产负债表没有任何联系,因而并不受超募资金的影响,因此,我相信,即使对本文持批评观点的读者,都会接受这一事实。因此本文的第二个论据,是足以支持本文的基本论点的。
二、超募资金后的净资产报酬率及其变动轨迹
读者朋友指出,创业板公司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导致净资产增加,而募集的资金没有达产,没有创造利润,因而净资产报酬率下降。
为了消除超募资金对资产报酬率的影响,我们可以做如下调整,即假设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预付款等资产并不参与利润创造,其2009年和2010年净利润是由(净资产-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预付款)创造的。从上市之前的净资产报酬率和上市后调整后的净资产报酬率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得出:
1.诚如该读者朋友指出的那样,调整前的净资产报酬率之所以低,主要是因为超募资金的闲置和投资之后没有迅速形成生产力;
2.2009年、2010年调整超募资金之后的净资产报酬率较之上市之前的2008年仍然要低。换言之,即使调整超募资金,上市之前的2008年净资产报酬率仍然是最高的。
所以,并不改变原文的基本结论。
无论如何,作者都要感谢这位读者朋友的质疑,读者朋友的质疑,永远是我严谨创造的动力。(注:篇幅所限,读者来信略有删减,鲁教授回复有所精简,回信全文已转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