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黄震:高铁是否又拉开一幕残酷喜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1:09 来源: 《新世纪》周刊

  黄震

  2011年7月23日,一天之内发生两件大事:赖昌星在12年逃亡后,终回国受审;温州动车追尾,40死191伤。

  前一出充斥了权力与金钱、高官与名人、间谍与女色、出逃和死亡等各种戏剧化元素,终以主角的回归,喜剧收场。后一出则满载了天量的投入、宏大的规划、奢华的布景、豪迈的誓言、强势无比的主角和无数配角,最后以几十条鲜活的生命为代价,悲剧开场。

  喜庆的尾幕与悲情的序幕,在同一天被拉开,历史就是这样诡异!

  无论怎么解读,赖昌星事件都反映出中国政府解决贪腐问题的决心。由此折射到中国众多的商人,尤其是民营企业主身上,他们应该由此懂得:在中国目前的特殊历史转型时期,商人就是商人,千万不要主动把生意和政治搅在一起。商人一旦搅入政治这盘大棋里,就只能成为一颗棋子。

  威权时代政府对经济的强力控制,使得商人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博弈将无可避免地持续下去。其间尺度拿捏真是一种智慧!“与时俱进”是必要的,十几年前赖昌星的那套玩法,放到现在,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赖昌星仍是许多商人的“偶像”。我的很多客户,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客户,每每谈起,都会津津乐道于他的故事,描绘他如何搞得掂,如何豪爽,如何“识做”——想象的,真实的;听说的,看到的;荤的,素的。杂陈其间,整个一部“赖昌星传奇”——十几年了,商人们谈起来依然不无向往。

  几天前一位亿万富豪的一番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现在我宁愿做买卖赔1000万元,也不愿意给官员送1000万元。买卖赔了1000万元是赔钱,送1000万元搞得不好就是送命。

  其实,不论官场还是商场,一旦需要拿性命当赌注时,升官和发财都是不值当的事。回归了的赖昌星绝对生不如死,这个喜庆的尾幕就真的是喜剧吗?

  而同天,铁道部俨然成了“过街老鼠”,作为一级国家政府机关,颜面丧失至如此地步,也算奇观——虽然了解高铁的人都知道,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惟一没有进行机构调整的国务院部委机构,惟一公开号称“准军事化管理”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铁道部宛如一个晚清的小脚老太站在一大群时髦的、穿着高跟鞋的现代美女中间,看着不妥当,说话不着调,办起事了就更不靠谱。

  最为诟病处有二:一曰:“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一个堡垒”,要命的是,还经常以“计划”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二曰:政企不分,运管不分,经常以国家的名义大肆破坏市场经济基本的公平公正原则。

  就我所知,行业管理和资产运营的各自独立运行,已被铁道部及国务院相关部委讨论了不下八年,方案数易其稿。但刘志军倡导的“大跃进”式发展模式使得各种改革方案纷纷失效,因为任何一种方案都跟不上铁道部疯狂的步伐。

  据7月14日铁道部2010年财务报告数据,截至去年年底,铁道部总资产3.29万亿元,同比增长34.08%;负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45.14%;资产负债率57.44%,同比上升4.38个百分点。去年税后利润1500万元,同比减少99.45%。

  天量投入产生的天量资产,在铁道部现有的僵化、守旧、臃肿的管理体制下,延用其固有的封闭、原始、傲慢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必然会变成能量巨大的“核反应堆”,稍有不慎,冲击的会是正负重前行的中国经济,乃至国家信用。

  但现在,当几十条生命成为了铁道部的莽撞与无知的殉葬品时,当民意终于被铁道部的蛮横和谎言激怒时,我坚信:在这场悲剧之后,铁道部铁板一块的日子肯定不长了。而政企分开、运管分离将是中国铁路改革的突破口。并且,如果生命的代价能使这个“核反应堆”的能量得以扭转,进而使得1.3万公里的铁路线成为目前正处于瓶颈期的中国物流业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助推器,并最终成为中国经济的助推器,那么,中国高铁是否又拉开了一幕残酷的喜剧呢?

  作者为投资业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