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新环境新问题新对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9: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发展新环境新问题新对策”课题组最近通过实地调研,完成了一组调研报告,涉及中小企业融资、市场进入、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从多方面阐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
在我国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及时填补市场空白,提供大量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中小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体。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天生具有创新基因,是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的主力军。大量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新的商业模式源自中小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品,开拓新领域,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小企业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第三,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发展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特别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基础薄弱、发展质量低,市场进入仍有不少障碍,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提要: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构架,但现有服务体系还存在网络覆盖面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现实需要。当前,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进展
第一,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基本构架初步形成。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国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主体,政府扶持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的服务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框架。
第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信用担保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建立,银河培训工程顺利推进,创业服务灵活多样,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采取措施为中小企业贸易往来提供便利。此外,服务体系还在法律服务、管理咨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促进了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第三,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在推动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各地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针对服务方式进行了许多创新性探索。例如,创新服务对接方式,建立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或专业超市,通过管理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服务机构,实现中小企业与优质服务资源对接,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专业服务。
第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将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业务。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网络覆盖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现实需要。当前,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第一,提高认识,理清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思路。要将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切实增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的思路,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合理定位,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需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定位,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一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信息,协助其获得各类专业化服务支持。二是支持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业机构创设和发展,扩大服务供给。
第三,强化核心,大力发挥国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增大中小企业信息的覆盖范围,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与社会化服务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机制,支持其与社会服务主体的紧密合作,通过联合等方式,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服务。
第四,加强扶持,进一步发挥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作用。一方面,加大对行业组织、非营利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政策扶持,鼓励其在特定行业、地区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引导社会服务主体参与中小企业服务,提高其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加强对社会服务主体从业人员的培训。
第五,重点建设,促进专业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大力支持各类专业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使其成为联结政府和中小企业的对接平台。一是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快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二是依托产业集聚区、园区和地方性行业协会,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的能力。
第六,完善布局,促进基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硬件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网络。
第七,加强创新,促进各类服务机构加快经营服务方式转变。一是创新服务内容。以推动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配套为重点,结合中小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特征,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解决方案。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供即时便捷的服务产品。三是培育优秀服务品牌。健全市场机制,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核心服务项目,延伸服务链,逐步培育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还要完善机制,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法规,建立健全服务监督评价机制。
大力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
提要: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带来了众多机遇和挑战,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支持,在继续完善信息渠道、打造人才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经贸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低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具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信息、人才、动力、企业组织程度等多个方面。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由于国内市场广阔、外部市场风险高,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企业组织程度较低,国际化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带来了众多机遇,也带来了众多挑战,总体而言其中的机遇大于挑战,而且机遇将在长时期发挥作用。有些挑战只是暂时的,如果中小企业能够应对得当,这些挑战将转化成为推动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国际化水平提高的长期动力。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环境和问题,应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统一提升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认识。二是增加关于中小企业服务外包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三是完善和调整财税、金融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四是继续完善信息渠道,切实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构建交互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及时发布海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信息的同时,了解我国企业有哪些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对企业给予帮助。五是打造完备的人才支持体系,夯实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基础。一方面,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中小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国际化经营及管理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化人才信息的收集,构建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专业人才库。六是加强咨询和引导,增强企业国际化的信心和动力,提升国际化水平。
中小企业市场进入问题及建议
提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进入问题,如工商登记手续繁琐、产业政策对其关注不够等。市场进入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这种状况亟待转变。建议进一步做好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各类认证和收费、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市场进入的难易程度,是衡量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立法放宽经济管制,限制垄断,允许中小企业自由进入各类产业和市场,保护中小企业平等参与竞争。我国这些年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数量大幅减少,中小企业市场进入限制有所降低。但是,中小企业市场进入的一些深层次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发展环境并不宽松,某些领域的进入问题依然突出。总的来说,市场进入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这种状况亟待转变。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市场进入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等。
当前,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市场进入制度,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中小企业主体注册登记制度。包括简化手续、减少登记费用,简化各种章程条款等。二是深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改革,对能够放开的行业,尽早放开。加快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准入的配套政策,加紧制定和优化市场统一准入标准。推进行业准入政策与管理的公开化、公平化、程序化、规范化。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各类认证和收费。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简化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类认证程序,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四是构建统筹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优化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纳入产业政策框架,结合我国国情和不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统筹考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五是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积极制定配套性的全国法规及地方性法规,使发展中小企业迈入法制化轨道。完善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政策,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准入门槛,发挥政府采购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提要:《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以来,各级政府制定了多项法规规章和扶持政策,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目前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今后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自《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多项法规规章和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客观地说,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确有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增长明显快于平均贷款增速,中小企业开始得到银行的关注。典型调查也表明,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将经营关注点转向有效益的中小企业,许多银行还推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产品。有些率先进入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商业银行已经将中小企业贷款作为经营重点。二是在直接融资领域,从统计数据看,进入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都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三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数量逐渐增加。
但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小型微型企业尤为突出。随着银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利润和风险的双重约束下,大中型商业银行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重视还很不够。调查中还发现,中小企业承担着过重的融资成本负担,金融机构服务尚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一是进一步健全间接融资服务,完善配套措施;二是梳理现有政策,强化政策的协调性,减少不合理的约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创新创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提要:国外普遍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并建立起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以及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国外普遍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国外普遍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法律法规确立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中小企业经济和社会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与大企业的差距在缩小,一些国家某些领域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甚至高于大企业。如欧盟水电煤气行业以及不动产、租赁等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所创造的附加值高于大企业。
第二,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管理型,设立专门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统筹管理,职责相对集中,如美国、日本、韩国;另一种是分散管理型,中小企业管理职责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相对分散,但管理权限明确,部门间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欧盟国家这种类型较多。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政府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借助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的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建立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一是重视立法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例如,美国制定了《小企业法》。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的相关法律,从中小企业的创立到各类服务中介组织的建立都有法可依。二是各国都很重视中小企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区域政策等经济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三是动态调整政策目标。四是十分重视实施效果。发达国家为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事前参与、过程监督和事后评估机制。五是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达国家一般从财税、金融、技术、创业辅导、国际化经营等多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