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利率市场化步伐渐行渐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08: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央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应抓住时机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而不是一次性完全放松利率管制;应先允许部分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试行市场化定价,限制不达标金融机构的定价权。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首次谈及利率市场化的操作思路:放宽贷款利率下限,简化贷款利率档次,对存款利率实行渐进式市场化改革。

  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利率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助于资金流向和配置不断优化,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有效,还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1996年,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央行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央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同时,央行还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央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近年来,按照既定的思路和步骤,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利率杠杆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全面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进一步扩大,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调整了房贷利率浮动下限,扩大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空间,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二是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立健全市场利率体系。上海银行间市场拆放利率(Shibor)自2007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Shibor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逐步确立,正逐步成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的定价基准。三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定价机制和提高定价能力,完善利率监测系统,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定价。四是央行利率调节体系逐步完善,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央行票据和回购利率发挥了引导市场利率走势的作用。

  当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日趋成熟。一是政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央行行长周小川去年底曾撰文全面阐述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和条件,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今年初召开的2011年央行工作会议更是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列为今年央行的主要工作之一。二是金融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得到明显改善,资本充足率提高,资本约束增强,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了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内部转移定价管理机制,风险定价能力逐步提高。四是企业和居民对利率市场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利率的敏感度有所提高,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一方面提高了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市场拓展的灵活性,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对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利率定价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金融市场中最主要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需从自身情况出发,积极应对,共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首先,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中间业务的发展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从而使商业银行改变单纯依靠大资金量获取贷款利息收入的局面,增加经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商业银行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开发出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中间业务品种。

  其次,要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还要关注利率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规模,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

  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逐步提高定价能力。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内部资金定价系统,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产品收益相关性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价格水平。

  此外,中小商业银行还应大力培养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中小型商业银行具有人员精简、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管理成本低、贴近当地客户等诸多优势,应在努力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亲切、更贴心服务的同时,持续推动经营结构优化,提升资金价格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