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京海淀区最大打工子弟学校遭强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3:09 来源: 财新网

  因合同纠纷,学校被法院强制收回,现已被夷平;让校长和家长们着急的问题,是1400多名学生假期后去哪里读书

  【财新网】(记者 蓝方)因合同纠纷而被停水停电一个多月后,2011年8月9日上午,位于海淀区东升乡小营大队潘庄村北的打工子弟学校红星小学已被拆除。(相关新闻:北京疑暗限“外地人”租房 海淀一打工学校被迫停办)

  创办于1999年的红星小学,接纳了1400多名打工子弟。据长期关注打工子弟学校发展的公益律师田坤介绍,红星小学乃是海淀区规模最大的打工子弟学校。但学校成立至今十二年间,始终未能获得政府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北京曾在2006年大规模的清理整顿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此举也曾引发舆论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普遍同情和关注。按照当时“分流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各区县事实上都留下了一批打工子弟学校。他们地位尴尬,既无法整改达标通过办学审批程序,但又碍于学生无法分流而未被取缔。田坤估算,当前北京还有100多家这样的学校。对待这些法律地位模糊的学校,不同区县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政策,但陆续关停、分流学生,乃是一致的政策方向。

  据了解,红星小学的校舍及土地,由校长谢振清从商人庞春来处租来,合同期至2012年。庞春来则从小营村委会租用此地,据称其合同也是至2012年12月31日方才期满。但村委会并不承认有这份合同,双方对租期、土地用途均存有争议,矛盾愈演愈烈,直到2008年暑期,村委会断掉了学校的水电,并进校刷上了“拆”字。

  此事在当年引起媒体关注,学校也得以一时保全。与此同时,村委会与庞春来对簿公堂,有关双方租赁合同纠纷的判决今年下发,法院认定租赁合同无效,要求租户腾退房屋。而村委会方面则准备收回土地,拆除平房另作他用。

  因学校与庞春来之间的合同签到了2012年,为避免承担违约责任,庞春来一方面请求法院给予一定的过渡时间,另一方面帮学校寻找新的校舍安置。但没有想到的是,周边的村庄没有一户公房或民宅愿意出租给打工子弟学校。

  事实上,在2008年,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透露,区政府已与各街乡政府签订协议书,不得出租房屋给没有办学资格的单位,严格控制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出现。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就在去年,北京市教委出台了一份内部文件,不仅要求闲置的校舍不得出租,各乡镇的民房也不得再出租给自办学校。

  2011年6月底,学校再次被村委会停水停电。8月9日上午,谢振清与房东突然接到海淀区法院执行庭法官电话,告知房屋与土地将被强制收回。而大队及村委会的人则当场将房屋拆毁。学校现已被夷平,校舍内部的暖气、锅炉设备及部分桌椅一并被掩埋在废墟之中。

  而让校长和家长们更为着急的,是1400多名学生假期后去哪里读书。学校被拆毁后,小营大队在学校门口贴出公告,表示家长可到大队咨询。根据家长们从现场反馈的信息,大队的办公室拥挤不堪,工作人员发给每个家长一张纸条,要求家长们自行办理五证,随后大队可协助家长申请公立学校入学。

  按照现有政策,没有北京市户籍的“流动儿童”,原则上是回到户籍地接受义务教育;只有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并已取得暂住证的,才可申请到北京市的中小学借读。与之相应,家长需要提供包括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在内等多份证明文件。但据谢振清介绍,在红星小学就读的许多孩子的家长,都是在海淀区没有正规就业的菜贩,很难做到“五证齐全”。

  “我们现在只希望政府方面能给出一个好的分流方案,让这么多孩子不至于失学。” 谢振清如是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