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吕本富:运营商获第三方支付牌照具划时代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1:45 来源: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易凌珊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公示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经提交了《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这家于2011年7月1日成立,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独家注资5亿元成立的公司,是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中唯一一家获央行公示的公司。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在9月1日前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已无悬念。

  在移动互联时代,运营商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移动支付浪潮即将来袭,而运营商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本富先生。

  运营商集体发力第三方牌照

  在中国,移动支付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应用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正在迅速膨胀。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称,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2012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数字,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

  如此巨大的“蛋糕”怎能不令人垂涎?占据先天优势的电信运营商们更是“虎视眈眈”,先后成立了各自专门的手机支付公司。

  2011年3月,中国电信支付公司正式成立,名为“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1年4月,中国联通宣布组建了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于4月18日领取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2.5亿元。而在三家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的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最晚成立,却第一个获得央行公示。

  吕本富认为,运营商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具有划时代意义,随着运营商的加入,中国的移动支付将迎来“质”的转变,“手机支付将成为中国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并将向公共领域扩展。”将来我们出门只需携带一部手机,就能解决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支付问题。搭公车,刷手机;逛超市,刷手机;付水电费,还是刷手机……不用再为搭公车找零钱而烦恼,不用再为忘记带钱包而烦恼,也不用为大热天排队交水电费而烦恼,这就是移动支付的魅力。

  目前,距离9月1日获得第三方支付机构许可证的最后期限,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没有获得首批许可证的三大运营商来说,8月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少了运营商移动支付失色不少”

  然而,觊觎电子支付市场这一庞大市场蛋糕的除了运营商外,还有银行、互联网门户、大型商业企业等。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复杂,光靠运营商是无法形成超大规模并持续发展的产业链的。

  电信运营商推行手机支付业务,往往需要与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方合作。从技术层面来说,需要一个符合金融行业标准的手机支付技术标准,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持续性、稳定性、支持远程数据更新;从政策层面而言,通信运营商无论是提供信息通道服务还是提供代收费的“类金融业务”,均应当提供更高级的安全、资金和信用保障,确保交易的安全性。而一旦具有支付功能的手机丢失,或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丢失时如何帮助用户减少损失,均应当参照金融行业的标准执行,对于“类金融业务”甚至应当进行金融监管。

  不过,吕本富同时指出,没有运营商的移动支付将失色不少,若运营商无法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运营商将沦为别人的管道,在开发移动支付产品和推广应用上的积极性将大大降低,从而影响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

  但吕本富认为,即便运营商无法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也不意味着运营商将缺席移动支付。运营商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不排除通过收购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借壳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可能性。而央行虽然未对第三方支付的资本性质做出限制,但却对注册资本、申请人等做了严格规定。在此双重制约下,达不到注册资本要求的小支付企业也会向资本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寻求融资。这或是运营商“曲线”发力移动支付的另一个机会。

  运营商将成移动支付行业主导者

  论及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产业链所处地位,吕本富教授毫不吝啬的说,运营商将成为整个行业的主导者,甚至将垄断这个行业,威胁阿里巴巴等老牌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

  这一点与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副总裁杰克·桑德斯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将成为以后移动支付的主流模式。这一模式将是以移动运营商为核心来管理手机支付价值链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协调发展。

  吕本富介绍到,运营商运营移动支付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和较为完善的网络,运营商只要将手机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一个标准的支付平台。用户用于支付自己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资金可以从手机费用中扣取,以小额支付为代表。而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银行不参与支付活动,用户直接与移动运营商接触,技术成本比较低。

  早在2003年8月,中国移动就与中国银联合资成立了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联动优势网站介绍,截至2010年底,服务用户超过4亿,年处理资金300亿元。去年3月,中国移动更以398亿元认购了浦发银行2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据悉,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合作的手机支付平台将在全国上线。4月,中国联通全资子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将积极申请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等支付业务许可证。中国电信于今年三月份成立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截至今年5月底,支付交易量达到数十亿元。电信运营商战绩不菲,足见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优势和影响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