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8:42 来源: 经济日报

  25年来,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凭借持续快速增长的综合实力、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以及对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准确及时的把握,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坚力量,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充分发挥了引领和支撑作用。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未来5至10年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由大变强的攻坚时期。产业和企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阶段的关口,既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又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国内外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为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上,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实施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家战略,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发展很快,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新应用快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全球市场复苏动力很强。在国内层面,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铺开,以及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带来的内需扩张与消费结构升级,将更有利于百强企业充分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

  国际产业格局深刻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化、融合化、多样化演进趋势日益突出,产业层面呈现出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驱动的根本特征,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快、产业组织形态及商业模式创新频繁、新兴增长点多且拉动性大,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信息技术产业资源整合的步伐,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格局。产业格局的变革既为后发国家的大企业提供了挑战微软、英特尔、IBM等传统跨国IT巨头霸主地位的机遇,也使百强企业面临着ARM、苹果、Twitter、Facebook等新生势力的有力挑战。

  此外,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产业健康发展,大企业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在这些背景下,大企业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基石,尤其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企业,直接决定了本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高下。产业的国际分工实际上是由大型跨国公司在主导,跨国公司凭借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对全球产业链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大企业,是推动产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要求。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优势资源整合,努力为培育发展大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快出台信息产业、信息化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等“十二五”规划,加强对产业发展、特别是大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其次要研究制定多方面的产业政策,尽快推动出台《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争取扩大电子发展基金规模及支持范围、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再次是完善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及时跟踪分析和预测行业走势,健全产业预警机制;第四是要加快推进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把技术优势转变为标准优势、市场优势,增强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第五是要加强政府、企业、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更加紧密的、高效快捷的政企合作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大企业要瞄准国际领先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石。首先,要有全球视野和长远规划,瞄准国际领先的大企业作为标杆企业,明确发展目标,选择有效的发展途径;其次,要注重品牌建设和拳头产品的开发培育,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再次,要切实提高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比重,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系;第四,要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从事顶层设计的领军型人物,以及熟悉技术和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行业协会、技术联盟、产业论坛等中介组织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各中介组织要面向市场,改革创新,转换机制,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发展成为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在规范市场秩序、服务行业发展、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认真总结技术联盟、产业论坛等新型中介组织的运行经验,鼓励并引导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不同形式的技术联盟及产业论坛,形成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积极建设公共技术、共性技术开发服务平台,面向社会、面向行业提供服务,成为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