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债“内患” A股“外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3 07:34 来源: 中国经营网

  8月8日,A股上证综指市场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27点,跌幅接近5%,成为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

  巴西山谷中的一只蝴蝶轻拍翅膀,就能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美国评级下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8月5日,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标普从“AAA”下调为“AA ”,旋即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一轮暴风骤雨式的下跌,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

  “蝴蝶效应”强大若斯,脆弱的中国资本市场自然不能幸免。8月8日,A股上证综指市场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27点,跌幅接近5%,成为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当天财富蒸发超过万亿元,其中,沪市总市值损失6464亿元,深市损失3716亿元。

  “当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处于内忧外患夹击中,美债危机、通胀超预期、经济增长乏力,都预示着股市进入了更为纠结的时期。”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内外因素变数增多,A股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前景都变得扑朔迷离。

  美债“内患”A股“外忧”

  A股暴跌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在全球资本市场联动日益紧密的今天,A股市场的走势早就开始反映出美债危机蕴含的巨大风险,8月8日的暴跌不过是恐慌情绪的最极端释放。

  8月5日,中国股市就大跌57个点,跌幅达到2.15%,预示着市场资金当时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将被下调的悲观判断。事实上,从7月中旬开始,本轮反弹就戛然而止,上证综指从2800点一路下跌至2400点,累计跌幅高达14.28%。同时,8月9日跌出的2437.68点也创下2010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点。

  A股的暴跌不过是此番全球股灾的一个片段。8日当天,亚太股市如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主要股指跌幅多超过3%,欧洲方面的德国、俄罗斯跌幅超过5%,法国超过4%,美股道琼斯指数跌4.62%,纳指则暴跌6.90%。

  “美国主权评级被标普下调超乎市场预期,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也愈演愈烈,国际资金对美国投资增长有所怀疑,最终形成了连锁反应。”上海国富投资的投资总监陈海峰指出,美债危机引发对欧洲国家主权评级的担忧,更令全球经济前景蒙上更大阴影。

  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梁宇峰认为,美国评级下调仅仅是危机第二波高潮的开始,公共部门债务去杠杆是一个长期和痛苦的过程。

  “外围市场的影响主要是情绪上的恐慌,随后几天的反弹说明投资者恢复冷静了。”浦银安盛基金副总经理周文秱认为,相对于美债危机,国内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仍然在经济增长、通胀情况以及货币政策是否改变的问题上。

  “中国股市本质上是资金推动型市场,但是大牛市需要基本面的配合。”一位保险系资管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表示,货币政策放松与否关乎资金面,欧美二次探底则可能拖垮我们的经济,“我们最不希望看到通胀继续而经济增速回落的局面”。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7月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略高于6.3%的市场预期;PPI同比上涨7.5%,略超市场预期的7.3%。

  “通胀数据超预期,外部风险在进一步升级,这使得平衡增长和通胀风险的任务更加复杂。”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建认为,内忧外患一起袭来,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挑战不小。

  货币政策或转向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日宣布,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在零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期,表明美国央行对经济复苏势头并不乐观,也标志着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再延续。

  “如果中国参与全球协调一致的行动,推出宽松政策,我们不会感到惊讶。”瑞信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最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令中国转变货币政策的立场。

  “经济仍在温和下行,海外经济二次衰退的概率也在逐步提高,如此时再度出台紧缩政策,则无疑雪上加霜。”东吴基金投资总监王炯指出,目前进入政策观察期。

  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美国推出QE3,则意味着将对资本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大宗商品价格势必再度上涨,输入型通胀继续抬头,这对国内调控可谓雪上加霜。根据安信证券的判断,美联储最终推出QE3的概率极高。3123>>

  8月8日,A股上证综指市场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27点,跌幅接近5%,成为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

  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梁宇峰指出,面对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倒逼决策层谨慎行事。

  不过,曾经多次准确预测加息时点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美债降级引发的全球股市动荡,会令中国延时调整政策的时点。但是,延迟不等于取消,只是试图在观察清楚金融市场的反应后再采取行动。

  他坚持年内仍有1~2次加息的判断,并指出“如果美债风波能在一周内平复,那么中国当局就有可能在8月下半月出台紧缩政策”。

  8月10日,央行宣布次日发行70亿元3个月期央票,发行量较上期大幅增加60亿元。这被市场理解为央行试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满足流动性需求,而不愿轻易动用货币政策。

  酝酿抄底

  事实上,正是基于上述货币政策暂时放松的判断,不少机构发出了“抄底”的信号。安信证券8月10日发布的策略报告甚至直接以《通胀见顶,市场见底》为标题。

  “考虑到全球经济的动荡前景,政策基调很可能将从紧缩转向观察,随后再转向中性。在通胀和政策的这一转变路径中,流动性平衡将得到改善,市场将随之见底。”该报告的作者高伟栋与尤宏业写道。

  建议抄底的不只是中国的研究机构们,首倡“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资产管理主席吉姆·奥尼尔发布最新报告称,在中国通胀见顶且紧缩政策开始转向后,全球股市很可能开始新一轮的牛市。

  尽管承认全球经济增长正丧失动力,且2009年初以来的牛市可能终结,但奥尼尔对所谓的新一轮熊市已开始的论断表示怀疑。他坚信中国和其他增长中市场将主导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命运。

  8月11日,在社保资金百亿入市消息的刺激下,沪市低开高走,大涨32.33点,显示做多热情高涨。本报记者从一家管理社保资金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处获悉,确有高达百亿规模的社保资金入市,但是以通过提高管理社保资金的基金相应额度的方式入场,并不意味着这些资金已经抄底。

  “不过,既然社保资金选择此时提高额度,说明他们对当前点位的认可。从他们历次大笔加仓的时机来看,还是相当能够踩准市场节奏的。”该投资总监表示,2400点从历史上看,也确实属于低位。

  “2400 点将是A 股的一个历史性的底部区域”,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钟华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近期市场担忧地方融资平台坏账、房地产价格下滑和投资阶段性见顶引致过剩产能行业成为夕阳产业等,但以钢铁0.8 倍PB,交通银行6 倍PE 和接近1 倍的PB,地产股1.5 倍PB,已经反映部分资产出现坏账的可能,所以估值底部是比较确认的。

  资金流向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全景数据决策终端”8月11日的监测数据显示,A股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净流入,当天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入资金98.96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入48.0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0.9亿元。

  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也向记者坦陈,他们在8月8日暴跌当天确曾入市抄底,买入了一些此前看好的成长型股票。就记者了解,这在机构之中并非个案。

  倒逼经济转型

  美债危机导致国内资本市场暴跌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影响,欧美经济二次探底存在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出现硬着陆的情况,这是我们极不愿看到的。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被持续地提高,美元进入贬值通道的趋势确立,对于中国而言,不仅仅是美元贬值带来的直接损失,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应对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根据统计,欧盟和美国是中国的两大出口区域,占比分别达到19%和17%,如果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甚至美国如果再度衰退,那么对中国出口将造成严重的打击。

  “外围经济的恶化坚定了我们对下半年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6 月仅是短暂反弹的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国泰君安研究人士指出,和通胀相比,未来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经济增速的回落风险。3<<123>>

  8月8日,A股上证综指市场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27点,跌幅接近5%,成为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

  所幸的是,经历了次贷之后的再平衡,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度已大幅下降,内需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的首要动力,上半年净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还是-0.7%。

  值得注意的是,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日再次大幅上调176个基点,报6.3991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同时创最大单日升幅。

  “鉴于美国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加速是可以预期的,而在暂时无法使用加息等手段抵御通胀的情况下,升值也成为防御输入型通胀的重要手段。”一位基金经理指出,这也意味着出口将会遭遇更加严峻的局面。

  事实上,单就我国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而言,转型也是刻不容缓。最近几年的金融危机证明,过量的外汇储备增加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而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机制下,我国的贸易顺差被动增长的势头难以改变。

  在这种局面下,分析人士指出,不妨把全球债务危机看做中国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良机,中国应该利用危机,倒逼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彻底实现从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大力培养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

  著名学者马光远指出,在欧美经济全面放缓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将主要精力放到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刺激民间投资等重大问题上来,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3<<123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