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生态忧思:污染频发治理或需百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4 22:16 来源: 经济导报经济导报记者 邵好 乐亭报道
从6月21日微博(http://weibo.com)曝光首现网络以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经持续发酵55天,但是,作为事故主要责任方的康菲石油公司(下称“康菲公司”)始终未就此次溢油事故对公众主动道歉,也一直未完全控制溢油,且没有拿出详细可靠的封堵措施。据康菲公司12日发布的最新消息,蓬莱19-3油田溢油量再次飙升,总计超过2500桶。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河北乐亭县采访时发现,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经对渤海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但是,这仅仅是数十年来渤海污染中的一次集中爆发。在渔民与海洋专家眼中,渤海正在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渤海已经积重难返,其治理或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百年努力。”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13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封闭“内湾”难排污
“近几年,类似的污染事件越来越多,海水水质大不如从前。”乐亭县扇贝养殖户张玉田近日告诉导报记者,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使渤海湾水质恶化加剧。
在乐亭县老米沟中心渔港,导报记者看到,海面上漂浮着“油花”,海浪夹杂着各种垃圾不断冲上海滩。“有些垃圾是海水冲上来的,有些是来这里游玩的游客扔的。”张玉田对导报记者解释说,这里是渔港,不是旅游区,环境相对差一些。
“渤海比较封闭,一旦发生溢油等大规模污染事件,几年内都无法消除影响。”乐亭县水产养殖协会会长杨基珍对该县未来的水产养殖情况很是担忧。
“渤海严格意义上只能算作封闭的‘内湾’,海水交换能力特别差。”王亚民对渤海的封闭性给予了确认,“渤海海峡北起辽宁大连老铁山,南至山东烟台蓬莱阁,长度仅为105千米。这对于整个渤海海水交换是远远不够的。”
“本来就脆弱的海水交换能力,再加上过度的污染排放,渤海的自我清理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王亚民对导报记者表示,这不是骇人听闻,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污染,已使渤海积重难返。
数据显示,2000年,仅占中国管辖海区面积2.6%的渤海,每年通过各类排污口直接排入的污水占全国直接排海污水总量的37%-41%,其中,排入渤海的工业废水占全国总量的1/5。当时官方认为,渤海近四成的面积已受污染。10年之后,环保部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为中度污染。一方面,较为清洁的一、二类海水面积持续下降,较2009年下降16.3%;另一方面,四类和劣四类海水面积却在继续扩大,上升了4.1%。
“海洋荒漠化”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在污染频发的冲击下,渤海海域已经出现了物种单一化趋势,“海洋荒漠化”愈演愈烈。
在乐亭采访时,导报记者在海面上看到一些漂浮的水母。据当地养殖户介绍,最近几年,水母等浮游生物数量不断增加。
“水母数量增加是海洋环境恶化的一个征兆。”王亚民告诉导报记者,单一物种的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水质富营养化,海水中氮磷超标,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此为食的水母大量繁殖;二是,渔业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一些以水母为食的鱼类减少,水母缺少天敌。
资料显示,1982年至1993年的十多年间,渤海湾和辽东湾的主要经济鱼类群落,已从85种下降至74种;而到了2004年,群落数量又下降至30种。今年7月,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发布的《渤海湾渔业资源与环境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显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已从过去的70种减少到目前的10种左右,带鱼、鳓鱼、真鲷、野生牙鲆、野生河豚等鱼类几乎绝迹。
鱼类减少的情况也从乐亭当地的养殖户处得到了证实。“现在鱼虾等海产品基本上都靠养殖,已经没有太多的渔船出海打鱼了。”一位养殖户告诉导报记者,一些过去常见的鱼种已经绝迹,“如果没有人工养殖,现在可能见都见不到了。”“扩大版”太湖?
“如果污染得不得有效控制,太湖的今天就是渤海的明天。”王亚民对渤海的污染状况很不乐观,“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溢油事件的发生,这对环境是极大的破坏。”
采访中,乐亭的养殖户也对渤海生态环境表示担忧。杨基珍告诉导报记者,“扇贝等海产品养殖基本是靠天吃饭,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减产,遇到溢油等事件,绝收都是有可能的。”
据悉,作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的沉积盆地,渤海的海上油气田与沿岸的胜利、大港和辽河三大油田构成了中国第二大产油区,全国50%以上的海洋油气工业贡献出自该区域。
快速增加的石油开采也给渤海生态带来不小的冲击。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十五”时期,渤海海域发生溢油事故16起,占同期全国海域溢油事故的近一半;“十一五”时期,溢油事故的风险不降反升。仅2008年,渤海海域便发生12起小型油污染事故,发生频率高于南海、东海等海域。
“事实上,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陆上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王亚民告诉导报记者,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污染与GDP的增长是成正相关的。环渤海经济带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临海建设与工业布局,并未将海洋的环境容量纳入考量范围。“渤海根本就承担不了如此大的排污任务,过度使用很容易出现‘生态荒漠’。”
国家海洋局和环保部每年都要对入海排污口附近海域水质进行监测。去年,海洋局的数据显示,100个入海排污口中,86个邻近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88个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
治理或需百年
“渤海的治理工作多年以前就开始了,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重视,所需的资金也难以落实。治理方案一拖再拖,导致现在即使花费几倍的成本也难见成效。”王亚民说,“如果上世纪70年代下大力气治理,渤海的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污染了几十年,现在有点晚了。”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水俣病影响,卫生部开始了针对渤海、黄海海域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结果发现“渤海全海区均检出了石油,海水中汞、砷、镉、铬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局部海区也逐渐扩展和加重”。
导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30年间,仅在国家层面上的渤海治理计划就多达数次,但最终都悄然退场。1982年6月,《渤海、黄海近海水污染状况和趋势》完成,迄今渤海所遭遇的污染问题在当时已全部提及,并进行详细论证分析,但最终未能落实。2000年8月,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渤海综合整治规划(2001-2015)》立项失败。2001年10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一份计划投资555亿元、为期15年(2001-2015)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出台。尽管当时很快获得国务院批准,但在资金等问题上缺乏有效支持。2004年6月,时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碧海计划》资金渠道不畅,导致计划项目进展缓慢。
“治理海洋污染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首先是减排,环渤海圈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带,如果给这些城市都配上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设备,使城市工、农业污水‘干净’地排入海洋,目前的政府资金很难完成。”王亚民说,“即使整个环渤海湾实现零排放,渤海要通过自净能力完成自我净化,也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