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三化”同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08:08 来源: 经济日报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如何实现“三化”同步?请听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详解——

  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的结合体

  宁夏枸杞的故事(一)

  俗话说,世界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数中宁。宁夏栽培枸杞约600年历史,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优越的水土光热资源,使这里出产的枸杞品质上乘。殊不知,2002年以前,宁夏枸杞的种植规模一直无法突破3万亩。中宁县大红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大红回忆,那时宁夏枸杞的价格两年一个大起伏,2002年一斤枸杞甚至只能卖两三元,农民卖一斤还倒赔3元,种得越多,卖得越差,只好挖树。农民挖枸杞树的狂潮曾三度席卷中宁县,最严重时,这里的枸杞园只剩下不足2000亩。

  如今,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达70万亩,超过当初3万亩的“警戒线”20余倍,不仅挖树狂潮没再重现,而且枸杞产业成为宁夏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的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就达20万亩,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每年有2600元。

  记者:您曾在宁夏工作过,也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设计人和亲历者,您认为宁夏枸杞产业“起死回生”的奥秘在哪?

  张来武: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了现代农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据统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30年,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我国必须突破第一产业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束缚,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逆向流动,发展现代农业。

  记者:在您看来现代农业已不再是传统的第一产业,您如何定义现代农业?

  张来武:现代农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我认为,真正的现代农业绝不是传统的第一产业概念,而是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体。传统农业是以小生产为特征的“小农经济”,以原材料和低端加工为主,科技含量少、规模小、商品率低。众所周知,在显示产业链利润率分布的“微笑曲线”中,加工业处于中段,附加值是最低的,而传统农业的种植养殖业的附加值比加工业还低。这样的状况,农民怎么可能富起来?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科技农业,是以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的综合投入为基础,以现代物质条件、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管理的“大农业”,贯穿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记者:现代农业是第一产业毋庸置疑,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而成为第二产业也好理解,但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体则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如何理解?

  张来武:现代农业在传统农业原材料生产和低端农产品加工基础上,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这个产业链若向前延伸就是科研、设计、农资等,若向后延伸则是储存、运输、品牌、营销等。你仔细想想,这向前向后延伸的每一个“动作”哪一个不是第三产业?而且农产品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也需要第三产业提供服务,比如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为什么强调要由第三产业,也就是现代服务业提供服务支持?人们通常认为对农业的服务应该是公益性的。这个看法不全面,农业服务既需要公益性的,更需要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公益性服务一般只做前期的、外生的服务,是没有进入市场化操作前的服务。实际上,对农业的服务更多的应是第三产业的服务。市场化的服务不是要向农民收钱,而是要通过服务农民,在市场上赚了钱后分享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和农民共担风险,赔钱了就得一起赔。因此,说现代农业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体十分贴切。

  记者:您认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培育核心竞争力?

  张来武: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在3个方面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一是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前沿技术、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创新能力;二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综合服务体系,涵盖科技、金融、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三是商业模式,按市场规律破解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组织化方式瓶颈。这3种核心竞争力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创新与创业的有机统一

  宁夏枸杞的故事(二)

  安徽人黄大红是个手握“金刚钻”的科技人员。2002年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让他志愿离开黄山远赴塞北的理由并不复杂:“科特派创业行动不仅能让科技人员学有所用,而且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还能保证我们劳有所获,多劳多得。”他发现,枸杞产业做不大的根源在于销售不畅,尤其是无法进入对枸杞需求量很大的国际市场,原因是农药残留超标。于是,他组建了无公害枸杞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开始时,尽管他承诺风险共担,也只有少数农民同意把自己的枸杞地承包给他,总计500亩,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GAP规范化种植。枸杞收获后,外商拿去检测,发现质量完全符合标准,当年枸杞就供不应求,而且价格是国内价格的10倍。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农户纷纷找上门来签订统防统治服务合同。2010年黄大红的公司营业收入达1300万元,固定资产已有590万元。

  在宁夏,像黄大红这样在枸杞产业链上积极创业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他们将枸杞加工向保健、医药、美容等领域延伸。伴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中宁枸杞、宁夏红、早康、杞芽等一批枸杞品牌的知名度逐渐提高,成为枸杞产业重要的支撑力量。“中宁枸杞”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无形价值约30亿元。

  记者: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特派员为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您所说,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科技农业。其实科技特派员担当的角色就是科技服务,这和过去的农技下乡有什么区别?

  张来武: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用科技创新服务于农业发展,但却有本质区别,后者是公益性的,前者却引入了创业机制。科技特派员机制是市场机制,强调的是创业,就是要把现代企业的组织方式引入农村,把科技人员、农民、企业等捆绑在一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着眼于创业,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就是要面向市场,重视成本和效益,重视区域特色,重视时效性,重视全过程科技服务。这些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要素。可以说,科技创业通过市场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推进技术市场化,是推动农村变革和发展的重大尝试。

  记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固然重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许更有魔力。您特别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是不是出于这一考虑?

  张来武:是的。政府决策需要大量的信息,获得每个信息都需要成本,而且信息更新速度很快,政府很难及时掌握足够的信息。过去,我们对农业的服务过分强调公益,实际造成服务不到位。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最能发挥科技特派员的创新活力。宁夏平罗县科技局的郭跃军精通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过去他下乡义务推广这一技术时没人相信,因为人们一般认为水稻种得密收成才高。宁夏开展科特派创业行动时,郭跃军第一批报名。一开始,尽管他同意签下保证亩产600公斤的合同,也才说服了几户农民试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到收获时,农民一看,他田里的产量果然提高了,于是纷纷与他签合同,跟着他学。在此基础上,郭跃军注册了平罗县“三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系统技术服务。他成了领头人,创新的点子也越来越多。他看到稻草被烧掉觉得可惜,就组建草编协会,组织农民成立10多家企业。这样一来,水稻生产的产业链就越做越长了。

  所以说,“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我们还要坚持将农村科技创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手段,在农业产业链上创业,在发展农业上创业,将创业贯穿于新阶段农村科技发展的全过程。

  记者:创新与创业是什么关系?

  张来武:创新并不是一个科技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理论,创新的内容涵盖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市场创新、材料创新和组织创新5个方面。很显然,这样的创新与创业本身就不可分割。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带着农民去创业,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这里的创业也不是简单的开厂设店,而是要应用科技创新驱动创业。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已经不是先创新后创业,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的线性过程,而是以“科技进步”为推动力、以“应用创新的体系对科技的需求”为拉动力,两股力量汇聚在一起,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

  这里的多主体、多要素已完全跳出了科技人员与科技的圈子,只要愿意到农村去,想在现代农业的产业链上创业的人都欢迎。科技特派员一定要锁定产业链若干环节进行创业,才能有效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与成果,推动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使产业价值不断增值。

  记者:您欢迎多种社会力量来农村创新创业,但人们普遍认为农业是弱质产业,您认为现代农业能有吸引力吗?

  张来武:当然有。弱与不弱,关键要看农业的经营方式是什么。2010年孟山都和杜邦公司种子销售额是129亿美元。中国种业却分散在众多的小企业中间。很显然,与现代企业化的经营模式相比,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必然处于竞争劣势。由此可见,改变农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非常重要,这是我们突出科技特派员创业使命的意义所在,更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记者:我们从网上了解到我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引起了国际组织的关注,并提出了合作的意向。有这事吗?

  张来武:是的。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署长盖图希望能与科技部合作,试点在非洲国家引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农业与粮食安全、低成本、低碳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

  现代服务业拉动现代农业发展

  宁夏枸杞的故事(三)

  正值红果盈枝时节,中宁县枸杞市场商贾云集,货物如流。经过现代工艺加工包装后的枸杞正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世界各地。市场是一个产业发展的窗口。2005年中宁枸杞市场建立后,引来了全国各地的客商1000多户,其中外地常驻客商就有三四百户,每年的交易额超过12亿元。此外,网上电子交易平台生意也非常红火,枸杞年交易量达2.5万吨,成交额超过10亿元。现在,中宁还在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包括铁路战略装车点、集装箱中转站、物流配送区、仓储加工区、综合服务区、汽车城等功能区,计划年吞吐货物量800万吨。

  不仅仅是物流和营销,枸杞产业链还延伸至加工、印刷包装、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相关领域,中宁摇身一变成了劳务输出的重要目的地,每年有近20万的农村劳动力来此务工,仅从枸杞采摘和拣选中获取的工资性收入就达3亿多元。宁夏科技特派员、中宁县枸杞市场总经理曹占龙感叹:“建立枸杞市场之前,这里很荒凉,只有零星的农村小矮房。如今这里楼房林立,小城镇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据统计,目前宁夏全区有46万多人加入了枸杞产业。

  记者:从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看,无论是市场牵引、创建品牌,还是拉长产业链,招招的着力点都在现代服务业上,收获的则是一个富民大产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张来武:因为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研发和设计、金融服务和品牌营销等,分别把守着“微笑曲线”的左右两端,都属于利润最高的部分。很显然,只有由制高点来引领现代农业,产业链才能拉长,才能真正走向科技农业、高效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发展才有可能。

  记者:很显然,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而这恰恰是我国的薄弱环节。您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培育用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张来武:培育这样的生态环境不是要在农村另起炉灶,而是吸引城市的科技人员、投资家、企业家到农村去,建立城乡统筹的现代服务体系。我认为,这个生态环境应该包括互相融合的3个方面: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从科特派的创业中可以看出,凡是成功的都获得了这3方面的支持。由于目前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科技、资本等要素不会往农村流动,因此,要把这些资源引向农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推动。但是,当通过政策体制的推动填平市场收益的鸿沟后,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循创业规则,构建市场竞争的长效机制。

  记者:发展现代服务业首要问题是金融服务,如何才能让金融服务尤其是风险投资投向目前看来效益并不高的“三农”?

  张来武:这正是我们目前试图解决的问题。现代农业是要打造创新产业链,同样遵循科技产业化的规律,需要投资,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银行融资以及证券市场融资等。其中,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因其高风险性使得银行不敢介入,但对产业发展来说是很关键的,所以有“第一桶金”之说。去年科技部等八部委指导组织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这不是传统的一次性比赛,而是为了探索建立风险投资与科技项目有效嫁接的机制,打造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链条和服务体系。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深圳、北京、杨凌等地的7家风险投资公司,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农科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大赛对“企业成长组”前25个项目和“初创项目组”前15个项目总计提供了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这只是个种子,中农科创公司将评估项目发展前景,持续跟进,希望催生一批技术先进、市场潜力大的现代农业企业。从天使投资入手是科技金融的首篇,之后风险投资、银行保险、资本证券以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一起构成金融链,共筑科技金融生态环境。

  记者:发展现代服务业很重要的是要依托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如何才能让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提供支撑?

  张来武: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性手段和途径。让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提供支撑,根本是要落实“以用为本”的指导思想,关注的重点是农民的需要、农业产业链的需要和现代农业的需求。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地区和区域特色,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方案。其次,要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消化运营成本,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一网打天下”。第三,运用信息化的方法,要重点围绕农村产业链、创业链,特别要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信息平台,加快发展信息科技特派员,推动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人才队伍。第四,应遵循信息化规律,进一步加快信息平台上移、信息服务下移,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的效率;同时,坚持“自下而上”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据我们了解,近年来科技部强力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张来武: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国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都通了电话,100%的乡镇、75%的行政村接入了互联网,“农技110”、星火科技12396热线、农民信箱、“三农”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平台也不断涌现,数以亿计的农民搭上了信息快车,驶上了致富“高速路”。

  自2008年以来,科技部会同中组部、工信部启动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批准山东、湖南两省开展信息化试点。广东、重庆、湖北、安徽等也在积极申报过程中。试点省建设按照“三网融合”的要求,围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现代农业产业和农村科技创业,推动“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让基层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高效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福祉。

  记者:宁夏枸杞产业的标本意义是体现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趋势。

  张来武:是的,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三化”同步的雏形。通过发展融合一二三产特性的现代农业,形成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物流等在内的产业链。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技术成果、厂房设备、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和市场理念来装备农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化。同时,围绕产业集聚,自然形成小城镇,实现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土地不仅没有被剥夺,反而实现了自然升值,从而使农民富裕起来,城镇也繁荣起来。

  图1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园林园艺区。该园区按照“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以信息化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以产业链创业促进现代农业”的思路建设和运营。

  (资料图片)

  图2:近日,宁夏枸杞喜获丰收。在中宁县枸杞交易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忙着挑选枸杞。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