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18:09 来源: 中国财经报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表示,此次发行规模大幅提高是充分考虑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需求
本报讯 17日上午,随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按下启动国债发行的电子装置,财政部2011年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正式启动。这是财政部第三次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继续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是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央政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心。
李勇介绍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分别于2009年、2010年在香港发行了共计140亿元人民币国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认购都十分踊跃。实践表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对优化香港债券发行环境,推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人民币国债发行金额为200亿元。其中,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部分期限为2年,发行金额50亿元,由香港本地的商业银行,包括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包销配售;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部分期限为3年、5年、7年和10年,发行金额分别为60亿元、50亿元、30亿元和10亿元,继续通过香港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发行。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促进价格形成,也有利于提高发行效率,降低发行成本。
李勇表示,此次人民币国债的发行有三大特点。 一是充分考虑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需求,将人民币国债的发行规模提高至200亿元,特别是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规模大幅提高。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怀和支持,另一方面是适应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一系列政策的试点和推广,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迅速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已经达到5536亿元,主要是机构人民币存款的增长。今年人民币国债的发行安排,能适应香港市场的发展要求,促进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二是着眼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采用了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五种期限组合,同时,适应机构投资者的期限偏好,首次发行7年期人民币国债。
三是充分考虑了个人投资者对人民币国债的需求,根据个人投资者的偏爱程度专门发行50亿元2年期人民币国债,以体现中央政府对香港居民的关怀。
李勇分析说,近来,境内外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显著增加,原因有三:一是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健,在国际贸易中作为结算货币的吸引力增加,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进,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二是近年来,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从发行主体条件、债券发行监管、募集资金回流到投资所得汇出,以及债券本息兑付等各环节的监管框架初步形成。三是香港人民币投资品种相对较少,债券市场需求相对旺盛,吸引了众多发行主体,尤其是内地发行人参与。四是在境内有业务的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李勇同时表示,我国国债偿还能力较强,而且未来也有发行空间,财政状况总体安全稳健。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10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5%,低于3%的控制水平。2011年,我国拟安排9000亿元的赤字,显著低于2010年初安排的10500亿元,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将下降到2%左右。2010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67548.11亿元,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7%。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政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都很低,也远优于欧盟为其成员国规定的3%和60%的控制水平。
即使加上截至2010年底按全口径计算的10.72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约相当于2010年GDP的26.9%),以及约占GDP6%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等,我国总体的公共部门债务率在50%左右,仍在60%的预警线以下,处于总量风险可控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