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制药美国退市 中国概念股遇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06:21 来源: 时代周报本报记者 梅岭 实习生 柳雨 发自广州
今年3月以来,曾在纳斯达克引发“中国热”的中国概念股遭遇了一场集体围剿。在被外媒形容为华尔街有史以来对一个国家作出的最严厉制裁下,共有24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涉嫌财务丑闻,19家公司遭遇停牌或摘牌,4家企业被勒令退市。
8月4日,中国概念股再被泼“冷水”:曾被誉为“纳斯达克最年轻的中概股”的江波制药(JGBO.NASDAQ)被勒令退市,退至粉单交易市场,股票代码变更为JGBO.PK。代码的变更不仅宣布了其近4年的公开交易历程结束,同时为中国概念股“黑名单”再增一员。
在中国概念股退市的成员中,江波制药显得极为突出:在其指控律师的信函中,此前概念股退市“丑闻”内容均有牵涉;同时与因备受冷落主动退市的企业不一样,在美国监管局不断公文催促下被迫退市后,面对多桩指控,江波制药至今仍以沉默示人。
“退市之后,公司目前一切正常。相关负责的领导都出差了,生产车间的领导也管不了上市这块,负责领导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面对质疑,江波制药行政部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依旧以“沉默”作为回应。
“前段时间概念股太受追捧,所以有泡沫,现在就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申万客户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单蔚良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官司缠身惨遭退市
2007年,当年仅4“岁”的江波制药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时,曾有媒体以“闻之速,诧其形”来描绘这家中国医药行业最为年轻的赴美上市公司:2003年奠基开工,2004年通过GMP认证,2007年赴美上市,2010年,开始于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交易。
“快速,快得让人目不暇接,快速,快得让人颇感传奇”,上市成功后,在医药界一度被誉为“江波现象”的江波制药公司耀眼的发展史曾饱受追捧。时隔一年,江波制药的快速奇迹再次被改写:上市一年,被美国纳斯达克勒令退市。
与中国概念股被“围剿”开始时间有些巧合,2011年3月31日,江波制药纳斯达克之旅的终结点出现:首席财务官宣布离职,短短数天后,江波制药宣布更换独立事务所,与长期合作的美国FrazerFrostLLP解约。
此前,美国反向收购协会创始人梅斯曾分析:如果一家中国概念股接连爆出人事动荡问题,并多次更换审计师,会计事务所,且其财报仍然好看,那么该公司一定存在值得深究的问题。当江波制药发生上述的人事变动后,其股价一路下跌并较三个月前缩水50%。
而后,江波制药迎来了纷至而来的做空报告及美国律师所的欺诈控告。6月1日凌晨,江波制药暂停交易,停牌股价为3.08美元。随即,美国相关律师事务所相继宣布将对江波制药进行独立调查,7月,一项专门针对江波制药的集体诉讼案在美国弗洛里达州地区法院立案。在此过程中,江波制药依旧沉默。
7月26日,纳斯达克向江波制药发出信函:江波制药股票不再满足纳斯达克继续上市的条件,决定将其退市。随后,江波制药表示:决定不上诉,并接受纳斯达克的决定,以后将着力解决公司面临的问题。
8月4日,江波制药正式退出纳斯达克,此前曾大力宣扬“江海胸怀,万里扬波”理念的江波制药董事长曹务波不仅未能带着自己的企业远洋,自己还陷入了美国律师事务所的控诉之中。
虚假陈述是否存在?
8月2日,美国米尔贝格律师事务所发布公告称:“江波制药违反了相关证券交易法,并在交易期内存在重大虚假和误导性陈述,夸大拔高了公司净余额,并没有披露江波制药内部的财务报告给予投资者”。
退市之后,江波制药的沉默态度并未能阻挡市场对于其退市原因的猜测。众说纷纭中,3月份江波制药前审计委员会主席在辞职后,曾发表了公开信披露了离职原因。信中宣称:今年3月,江波制药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传票,审计委员会开始履行职责进行独立内部调查。但在此过程中,江波董事长及管理层成员屡次对独立调查表现出不合作态度,并且拒绝支付独立调查的费用。
因独立调查无法有效进行,审计委员会独立委员决定辞职。另对于不得以必须支付的费用问题上,江波制药董事长曹务波竟然使用不合理的个人账户转账付款。这并不符合美国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则。这与7月26日纳斯达克给出的退市理由异曲同工。
此外,米尔贝格律师事务所还宣布:江波制药于2007年年底债券的本金支付拖欠至2011年的3月,迄今仍未能收到这笔款项;而早在2010年的12月,美国证交会就已要求江波制药提供相关文件进行非正式的调查。
至今,江波制药官网仍保留了一段话:自成立以来,江波制药在45356平方米的土地上,创造了年均增长200%的奇迹。然而这样的奇迹并未随着上市而继续保持。据悉,江波制药在上市后数次无法准时发布财务信息。
2010年6月,江波制药上市成功,随后其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四季度报表中各项数据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收入同比下降5.9%;毛利率同比下降8.2%,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1%,净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则高达37.5%。
今年5月24日,江波制药发布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8.2%,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66.7%,而一季度每股摊薄收益仅为0.38美元,去年同期此数据则为1.33美元。
对此,单蔚良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按照当初预期的价格,一般而言会允许一定的误差,但是偏差太大就会有质疑。美国其实是一个自我披露的过程,一旦发现有虚假成分,市场就会有个非常大的反击措施”。
江波不止一个
追溯中国概念股的兴起,不得不与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经济疲软紧密联系。“整体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率先复苏,这造成了西方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追捧,从而审核把关上可能会疏忽些,这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但海外市场最讲究信息公开披露,如果没有了解这个原则,大家会以脚投票,这也造成整个中国概念股的回调”。单蔚良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6月底,美国证交会主席夏皮罗在步入财务官大会会场时,被记者团团围住,内容均为中国概念股。夏皮罗表示:“美国证交会将会在政策上有所改变,出台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尽快解决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发生的不愉快”。
一席话,对于从今年3月份以来不断饱受“摧残”的中国概念股如同雪上加霜。近两个月来,伴随着多达24家公司的停牌,中国概念股几乎全线下跌。美国盈透证券则将132只中国概念股列入黑名单,警告投资者不要进行相关投资。
“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企业本身。虽然当初这些企业赴美上市条件宽松、程序相对简单,但是与国内情况不同的是,美国监管严格,如财务信息透明、信息完全披露等,这对习惯了在国内比较宽松的监管下成长的制药企业来说无法适应,这也暴露出国内资本市场不成熟之处”。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被“围剿”的中国概念股,也曾作为金融危机华尔街一片萧条时的强心剂,在2009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股价平均涨幅高达130%,5家涨幅高达1000%,在2010年,赴美上市的神舟矿业涨幅则高达1083.09%,一度引发轰动。
“概念股这个风潮本身就不理性,一分为二地说,有很出色的公司,但另一方面也有鱼龙混杂的公司,美国这些年的资本成绩本来就很萧条,在金融危机后投资者或投资基金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参与机会,因此有些规范就不会那么规范”。深圳资桥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阴谋论”下的概念股
当江波制药退市后,其一内部人士曾对媒体表示:“这波中国概念股危机更像个阴谋,为何国外机构那么热衷地帮忙包装,那么积极地帮助运作,很可能就是为了之后做空赚取利润”。财经评论员叶檀撰文指出:从年初的做空机构攻击中国概念股公司,到现在的集体暴跌,不难看出背后蓄谋已久,是一场国际行为。
中国概念股公司的问题爆发,最早是去年年底爆出的大连绿诺集团(NASDAQ.RINO)涉嫌严重财务欺诈,在美国研究机构披露后,绿诺在去年12月被勒令退市。而这家公司此时的独立审计职责会计师事务所,正是此次江波制药宣布解除合约的美国FrazerFrostLLP。
对于关注美股的人而言,美国FrazerFrostLLP公司并不陌生,在这家事务所客户名单中,目前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卷入欺诈诉讼,乃至停牌退市。
“这其实是个产业链问题,概念股上市的背后是一些风投行为,风投不能忍受某个资金长期沉默于某一个项目中,一般都希望3-5年内资金可以退出。但国内上市门槛较高,许多PE很难在国内有机会,为了释放资金压力选择美国股市,这个过程中就有些粗制滥造了”。单蔚良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对此,陆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并不能说美国上市比国内容易,但从专业机构的角度而言,美国上市的条件要宽泛一些,也更市场化一些。并且并非新公司才遇到这样的挑战,是一百多家中概股轮番受到质疑,这肯定是种非理性的冲击”。
此外,陆玮还对记者称:“从存量概念而言,中概股结构肯定会有所分化,而无论是被错杀的还是确实存在问题的公司,本身而言也是一次重组,将真正有价值的中心抽离形成有投资价值的载体。从增量而言,中概股蜂拥而至肯定会受到压制,并且我认为,好企业更多应该尊重资本所在地,好的企业不能排斥国内市场”。
单蔚良对记者称:“这些中概股就是虚拟经济的一个环节,也只是资本经营的一个载体”。而据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1年7月,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