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买价12000卖价9000 和黄楼盘大幅贬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06:55 来源: 时代周报

  特约记者 李玟广 发自成都

  质量堪忧 多次维权无果

  近日,不少业主向记者反映和记黄埔成都公司(以下简称“和黄成都”)开发的南城都汇项目在质量、设计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墙体层高出现误差、墙面空鼓严重、入户设置“三重门”、楼梯不能放下一只成年男子的脚等。而由于不满和黄2009年至今的消极态度,业主与和黄成都纠纷升级,某张姓业主更是于今年4月一纸诉状将和黄成都告上法庭。

  据记者了解,在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关于和黄与业主纠纷的诉讼案已经堆积不止一起,不少业主已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有律师告诉记者,由于购房合同完全偏向于和黄成都,业主胜诉的可能性极小。

  业主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和黄的项目在成都几年来曾被无数次投诉,但这么多年来却从未被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处罚过,该业主甚至认为成都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不作为的嫌疑。而业内人士透露,南城都汇是成都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城南国际化及现代化的规划目标”中的重要一环,当和黄的房屋出现业主投诉甚至是业主集体投诉时,政府相关部门只对其作通报批评,而不作处罚。

  房屋价值大打折扣

  2007年9月,张先生花重金购买了成都南城都汇一期的一套跃层“豪宅”。2009年收房时,满心期待的张先生看到自己的房子后失望至极,张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没想到和黄这样一个大型公司,它的设计如此不专业,质量如此低下。”

  根据张姓业主反映的情况,南城都汇共有三道门,消防应急门设计为向内开而不是向外开。业主称此举有违常理且不符合消防规范,在发生火灾或紧急事故之时,业主不能从内破门而出,且紧急情况下三道门将成为业主逃生的巨大障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客厅,张先生的朋友钟某指着客厅外的一根装饰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个装饰梁在双方鉴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根本没有,宣传中称客厅正对中庭,的确是正对的,可是这个装饰梁冒出来后,已不能看到什么中庭景观。”记者站在窗前往楼下中庭望去,2/3的中庭景观已被该装饰梁遮挡,在双方鉴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也没有找到该装饰梁的描述或者图示。

  记者调查获悉,早在双方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和黄成都公司南城都汇的施工图上,明确标明了该装饰梁,但在与购房者签订的此合同的户型图中却隐去了该处设计,业主认为和黄成都此举是明显的欺诈销售行为。

  在跃层通向屋顶花园的楼梯,记者现场测量楼梯净宽度最小的仅760毫米,而土建设计尺寸应为净宽800毫米;现场测量踏步宽度最小165毫米,而《住宅建筑规范》则要求最小不能小于200毫米。且踏步立面不垂直,成一条斜线,立面高度现场测量最大210毫米,《住宅建筑规范》要求应不大于200毫米。

  甚至该楼梯的踏面完全不能容纳一个成年男子的脚,只能斜着行走。且该楼梯属混凝土浇灌的,无法整改。

  同时,部分业主向记者反映南城都汇建筑存在多处空鼓等质量问题。张先生还委托了专业工程监理单位对该房屋进行了检测,该单位检测结果发现,房屋仍存在较多质量问题。

  据记者了解,这也导致了南城都汇的房价受到巨大影响。一业主愤怒地告诉记者:“我当时用每平方米将近12000元的价格买的房子,如今在二手房市场上挂牌却只有9000元/平方米。”

  近日,记者在高新区某二手房中介处了解到,南城都汇的挂牌价大部分确为9000元/平方米左右,这显示南城都汇的价值已大打折扣,并引起了市场的警觉,部分购房者已经开始对南城都汇避而远之。

  业主称要告到香港去

  张先生告诉记者,其已就相关设计及质量问题与和黄成都沟通将近两年,也向和黄成都发出了书面函件,明确表示拒收房屋,但是和黄方面态度消极,均被其工作人员以无权作出决定来进行搪塞。

  今年4月,在与和黄长时间的沟通无果后,无奈的张先生一纸诉状将和黄成都告上法庭。

  关于对待此事的态度,张先生愤怒地向记者表示,“不管和记黄埔的权势有多大,我损失再大也要维权,内地不行我告到香港去。”

  就张先生以及部分业主反映的南城都汇房屋质量及设计问题,记者致电和黄成都媒体联络人以及南城都汇项目负责人,两位负责人均表示不清楚此事。之后,记者与和黄成都媒体负责人杨敏取得联系,杨表示不便接受采访,称“本公司没有接受电话采访的先例”。

  8月11日,记者联系和黄成都另一高层阮志彪,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阮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表示将向其转述,但截至发稿前,记者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事实上,南城都汇房屋质量差、品质低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某资深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在成都的港资房企里,以和黄的产品质量最差。而这样一个被业内认为最差的项目,竟然能再三躲过业主的投诉与成都市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原因何在?

  这两年,业主投诉和黄的案例很多,但几乎都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业内人士指出,和黄的业主想要维权是很难的,想要打赢官司更是难上加难。

  有业主表示,当初他买房时尽管看到购房合同十分霸王、建设周期也超乎寻常的长,而且价格也是同区域产品里最高的,但最终还是相信了和黄的品牌签订了合同,等来的却是欺骗和谎言。

  记者翻看业主与和黄签订的购房合同,合同里多为“达到使用条件”、“满足条件”这样模糊的约定。而当业主找到和黄,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一句话—“符合合同约定”。

  专家称政府需重点监管

  据记者了解,对于南城都汇建筑质量问题,张姓业主此前已请专业检测单位检测,并获得了房屋质量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建筑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但和黄成都认为该检测机构资质不符。目前,在成都高新区法院的组织与协调下,一家双方认可的检测机构已经开始重新检测,具体结果将于近期公布,并成为庭审依据。

  其实,南城都汇目前已有不少业主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记者在成都高新区法院网站了解到,就在今年5月12日,一名叫邹雅斌的业主以“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为由在高新区法院立案,记者致电承办该案件的法官袁晟翔,袁表示该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目前启动了鉴定程序,但关于案件不方便透露。

  四川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玉林律师告诉记者,除了建筑规范外,一些诸如防盗门内开还是外开、房屋的内部设计等都属于自由约定,如果在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中没有体现,业主胜诉的可能性极小。

  显而易见,和黄就是靠着与业主签订的购房合同里模棱两可的约定,对一些质量问题,还有业主提出的大部分设计上的硬伤不进行处理,业主也难以通过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在这种情况下,业主不得不多次将问题向成都市房管局、成都市建委反映和投诉,但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对业主的投诉不能有效处理。

  记者就和黄业主的遭遇拨通了成都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电话,其中成都市建委房地产开发处告诉记者这个事情不归他们管,建委质量安全处则表示需要拨打成都市质量监督站的电话了解情况。随后记者拨打该电话,但从上午11点至下午5点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记者致电另一相关部门,当说到和黄的问题时,该部门相关负责人对和黄的问题显得相当避讳,对此不愿意多说一句,匆匆就挂掉了电话。

  有业主向记者表示,和黄的项目在成都几年来曾被无数次投诉,最大的一次就是2009年110名业主集体维权事件,但这么多年来却从未被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处罚过,该业主甚至认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不作为的嫌疑。

  业内人士透露,南城都汇是成都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城南国际化及现代化的规划目标”中的重要一环,当和黄的房屋出现业主投诉甚至是业主集体投诉时,政府相关部门只对其作通报批评,而不作处罚。2010年5月份,相关部门公布了当年一季度成都市房企的信用信息情况,对34家房企因存在不良行为作了通报,但在业主大量投诉的情况下和黄却在此信用排名上领先。

  相关专家表示,南城都汇在成都城南是数一数二的大项目,但从市场反应看并没有起到对区域的推动和提升作用,反而还引起了部分业主投诉等社会矛盾,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重点监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