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RQFII+港股ETF双轮驱动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08:40 来源: 中国网

  “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引擎发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17日,中央政府给香港特区派发了一个涉及金融、经贸等六方面的“大礼包”,其中备受期待的“人民币QFII”及“港股ETF”终于得到国家层面的明确,香港金融界欢欣鼓舞。

  在当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正式宣布“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及“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向前推进,香港的投资者即将可以用人民币投资A股,而内地的投资者也将增加一个配置港股资产的渠道。双轮驱动之下,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速在即。

  RQFII为A股引入增量资金

  被市场俗称为“小QFII”的“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昨日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字——“RQFII”,且起步规模也初步明确:200亿元。

  据记者了解,香港目前约有550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但这些人民币大部分存在银行里,年利率普遍在1%以下。

  近两年来,香港的银行和券商推出了很多金融产品,由于缺乏回流机制,这些产品要么与存款挂钩,要么投资于利息同样偏低的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收益率都偏低。

  唯一的一只上市产品——汇贤房地产信托基金,上市后也表现疲弱,至今处于“破发”状态。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升值预期成为当前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唯一理由。5500亿元的人民币资金急盼更多投资出路。

  眼下,尽管RQFII的入选门槛及具体投资方向仍有待进一步明确,但中央的表态无疑给香港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吃下定心丸,也给内地投资者带来“将有活水来”的无限憧憬。

  从当前市场来看,A股的整体估值比港股高,但境外投资者偏爱的金融、钢铁、基建股等,其A股的估值却普遍低于H股。

  截至周三收盘,共有12只同时在两地上市的A+H股的AH股价处于倒挂状态,以居首的中国平安为例,A股价格较H股便宜了31%;此外,农业银行、中国太保、海螺水泥、中国人寿、招商银行的AH倒挂率,也在14%至19%之间。

  如此价差对境外投资者无疑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此外,受相关政策的制约,诸如军工等较为敏感的行业,在香港也缺乏投资标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