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洋二号卫星搅热太空经济 浙企"淘金"航天领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10: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海洋二号卫星搅热太空经济浙企"淘金"航天领域

  8月16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洋二号”卫星搭乘“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飞入太空,这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

  从“神舟系列”到“长征系列”,从“海洋一号”到“海洋二号”,从国内卫星发射到国际商业发射,中国在“太空”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这意味着“太空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专家预测,未来15—20年内,在载人航天和探月计划的带动下,随着未来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和新航天发射基地投入使用,我国航天活动将更加频繁。

  随着航天工业转向应用服务型,我国航天应用的市场规模将会出现几何增长。那么,在发掘“太空经济”的过程中,浙商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卫星产业是“太空经济”的核心

  什么是太空经济?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认为,太空经济包括卫星通信(如无线电通信)和卫星电视、远程医疗、点对点的全球导航、天气预报与气候监测、保障国家安全的太空资产等。

  不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表示,太空经济还包括太空旅游以及发展中的太空后勤服务。但在“太空经济”中,卫星是一个核心。以卫星为核心,就要有运载火箭来发射,就要有地面测控系统,就要有卫星服务产业,比如直播电视节目等。另外,我们还可以依靠卫星来为减灾、救灾提供信息支持。

  专家预测,再过若干年,人类对空间技术的依赖程度将达到我们上个世纪依赖煤、电、石油一样的程度。这足以证明航天技术是我们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航天领域是一座“经济金矿”

  “太空经济”放大效应到底有多大?马兴瑞曾这样回答:航天科技对技术和经济的拉动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1美元的投入将换来7至12美元的回报,被人们称为“经济金矿”。

  以美国为例,1961年“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到1972年计划结束时,“阿波罗”花掉了美国人240亿美元。但这240亿美元,随后就孵化成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带来了高达几千亿美元的应用市场。

  有报道称,“海洋二号”卫星被成功送入太空后,其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等提供卫星遥感信息。

  发掘“太空经济”浙企参与度越来越高

  昨天上午,浙江明泉涂装董事长黄立明正在接待客户。他说:“我们主要负责‘海洋二号’的一些表面处理,也就是卫星天线设施涂装。”

  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涂装设备、电镀环保设备、绿色环保型热固性粉末等涂装产品的制造商,其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OMTC(静电喷涂)涂装技术,已连续为‘神舟三号’至‘神舟六号’火箭卫星天线提供涂装设施。”黄立明说。

  (责任编辑:马常艳)

  跟黄立明一样,浙江长兴电子厂也分享了“海洋二号”的一杯羹——为卫星提供配套的微电子元件。“我们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该企业副总孙爱民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浙江企业在发掘“太空经济”中参与度越来越高。比如,国内首款全球卫星导航多模式射频接收芯片,已由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成功。该芯片可顺利接收包括中国北斗系统、美国GPS系统及中欧合作伽利略导航系统等在内的多个导航系统的信号,可广泛应用于信息、交通、安全防卫、农业、渔业、防灾救灾、环境监测等方面。

  延伸阅读

  “太空经济”在美国

  1961年,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的时候,开发了4000项专利,现在都转为了民用,包括旅游鞋、制造网球拍的材料以及羽绒服等。

  此后,精明的美国人将航天科技运用得出神入化,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开始形成。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上建立的专门生产车间,成功地生产出了半导体、光学玻璃、各种合金、陶瓷和超纯蛋白等产品。

  1984年,美国在航天飞机上生产了一种用于电子显微镜、微过滤器的聚苯乙烯乳胶小球,几年后这种小球就形成了年产3000万美元的产业。1982年以后,美国太空人4次生产出预防突发性心梗的药品。太空甚至成为提纯疫苗最理想的纯化工厂。在天上生产药物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地球上同样设备20年的产量。

  据测算,到2010年,美国航天资产将达到5000亿至6000亿美元;到2020年,美国航天工业的产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到15%。本报记者吴静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