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储亏的都是老百姓的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12:52 来源: 《小康·财智》

  央行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有代价的,管理运作外汇储备也是有风险的。而任何因素造成的损失都是要由老百姓来承担的。

  文︱王永中

  最近,外管局就中国外汇储备热点问题三次答疑,人们议论纷纷。在我理解,外管局说外汇储备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可能是指不是财政的钱,不是纳税人的钱。但是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准确的。外汇储备是人们用辛苦的劳动、大量的资源出口换回来的,肯定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而且,如果外汇储备经营不善,出现亏损,这部分谁来补呢?现在有两种途径,一是财政来补,财政的钱就是纳税人的钱;二是不用政府的钱,央行自己印钞票,这相当于征收铸币税,把全国人民的财富转移一部分到央行,还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如今是因为我们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人们对外汇的需求还没有那么迫切,所以外汇储备投资亏损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显现。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可能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经济更多的依赖国内市场,进口需求大幅增长,对外投资也迅速扩张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巨额的外汇需求,这时候外汇储备亏损的问题就会凸显。

  据我估算,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5年以前可能赚了点小钱,但是最近这几年,基本上都应该是亏损的。一方面央行要用外汇储备在国外投资,以占份额最多的美债来说,它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足3%;另一方面,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抑制物价上涨,必须采取一系列货币冲销政策,货币冲销有三种方式: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实行贷款配额制。无论是发行央票还是提高准备金率,央行都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目前,我们的三个月期央票利率大概为3%,一年期央票利率大概为3.5%。央行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借短投长,即在国内发行短期央票,一般为三个月、一年,在国外投资长期债券,比如10年美国国债、20年美国国债,粗略算一下,可能小赚一点。但这还没有考虑美元贬值问题。如果加上美元贬值因素,则肯定是亏的;如果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就亏的多了。

  但是需要指出一点,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外汇储备造成的亏损可以通过人民币购买力提升,全国人民增加的福利得到弥补。

  为了解决中国巨额外汇储备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实行多元化战略,比如调整外汇储备各种资产比例结构,增加一些股权投资或者战略资源等等。这是我们必须做的,而且刻不容缓。

  藏汇于民也是提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尤其最近几年,外管局在不断放宽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开户条件,提高账户限额。并且在2011年1月1日,强制结售汇制度正式宣告结束。用外管局的话说,“藏汇于民已不存在政策障碍。”

  但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此强烈的背景下,外管局想居民分散持有外汇很难。如果中国老百姓手中有1000美元,并把它存在银行,不仅外币存款利率很低,而且还要遭受因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再加上目前中国老百姓可以用外币进行投资的途径很少。持有外汇要不亏钱,要不不能用,他为什么还要持有外汇?

  理论上讲,人民币国际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产生的压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好,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再加上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所以我国进口用人民币结算的多,而出口用人民币结算的少,反而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

  整个国内外形势决定我们也没有选择所谓“短痛”的条件。解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需要加快步伐。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不代表本刊观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