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种业洗牌静待新政号令 配套政策将于近期公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1:0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白田田 孙韶华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从国务院出台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到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召开,种业的“国家战略地位”日渐明确。随着农业部种业管理局的获批成立,种业期盼已久的“新政”近期有望密集出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农业部和吉林、黑龙江、安徽等地了解到,《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各地落实国务院意见的配套细则即将公布,这些政策文件意在推动种业兼并重组、扶持种业做大做强。

  据统计,今年初至今,我国种业并购交易规模达5.53亿元,这一规模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业内预计,受益于系列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我国种业企业并购步伐将大大提速。

  利好

  配套政策将于近期公布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农业部获悉,种业管理局已经获批成立,目前正在筹建之中。作为规范种业的重要政策之一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即将公布。

  去年公布的《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明确提出,种子企业的准入门槛将大幅提高,其中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的生产和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从原来规定的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从原来的3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召开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业内人士称,国家支持种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向龙头企业倾斜,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日前农业部确定,将以种子为重点,加快研究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坚持扶优扶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各省(区、市)应尽快制订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实施意见,出台配套措施。

  吉林省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吉林目前正在征求行业企业的相关意见,之后会综合各方面意见并结合省情出台相关指导细则。安徽省某种业企业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省里已经召集企业开过几次会传达中央相关精神,具体鼓励政策也已经在酝酿中。

  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有关人士说,目前正在和其他部门会签关于落实国务院意见的政策,以推动兼并重组,加强种子管理,政策将于近期出台。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为鼓励种业企业兼并重组,相关部门可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优先申报和争取国家良种补贴;优先支持其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转让等方式筹集企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资源整合;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种业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贷款资金,加大对种业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效应

  种子企业并购交易规模同比提升3倍

  “在政策的激励和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下,预计我国种业在今年下半年将会有一大批中小企业被淘汰或者兼并,其曾经拥有的市场份额将会被行业内重新诞生的龙头企业所替代。”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种子市场容量约为500多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持有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达到870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有200多家。有分析预计,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种业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根据中国种子协会的评定,2010年中国种业骨干企业有54家,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神农大丰等上市公司。在一系列政策信号的刺激下,种业上市公司自8月份以来表现强劲,一些个股的涨幅达到20%左右。

  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之前国内种业过于分散,这使得国内种业企业很难拼得过那些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有利于集中行业资源,增强公司的规模效应和科研实力,对销售市场的拓展也有益。他说,荃银种业在今年开始加速了并购的步伐,今年迄今为止已经完成四起并购,未来还会继续并购的进程。

  万格说,根据ChinaV 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 Source统计显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8月17日,种业并购交易完成案例数量为7起,总规模为1.3亿元。今年初至今种业并购交易案例数量为6起,交易规模达5.53亿元。从案例交易数量来看,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是交易完成规模上升325.38%。从并购特点来看,今年前半年与去年同期比较,种业并购细分行业逐渐由去年的仅限于谷物种植向油料种植扩展。

  隆平高科董秘彭光剑告诉记者,目前隆平高科还没有明确的并购目标,但正在做积极的前期准备。并购的方向明确在种业领域,将更偏向于玉米种子方面的并购,杂交水稻领域将更多地考虑资源互补性的企业。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种业兼并重组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黑龙江省的一家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的种企负责人说,有的企业兼并得越多,负担越重。“航空母舰”建起来了,还要考虑有没有“炮弹”,有没有好的品种,能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

  差距

  尚难与国外种业巨头比肩

  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种子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种、人才等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距,两者之间的竞争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麻雀”与“老鹰”的较量,这无疑增加了“做大做强种业”的紧迫性。“国际种业发展历程说明,企业强则种业强。”农业部种植业司种子处处长吴晓玲此前说,1960年至1990年间,美国种业经历产业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是种子企业间横向并购扩张,另一方面是制药、农化大企业进入并逐步主导种业。大规模的产业并购直接导致种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据了解,国内最大种企的种子年销售收入不过10多亿元,而杜邦、孟山都等国外种业巨头的销售额达到几十亿美元,全球种业前五强2009年销售收入合计占全球种业市场的一半份额。

  记者今年上半年在东北三省调研时发现,目前美国先锋、孟山都、德国K W S等跨国种业巨头正加快在中国的布局,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科研公司以及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对国内种业构成了不小的冲击。

  周思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种业巨大的市场空间、高额的利润及国内种业企业较弱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吸引洋种子大举进军我国市场。自2007年起,外资并购国内种业企业的步伐逐渐加快。就外资并购我国种业企业的历史来看,外资与国内企业合作时虽然名义上是中方控股,但产品核心技术、管理人员等资源均掌握在外企手中,不少外企已经获得合资企业的实质性控股权,并加速向产业上游渗透。

  一位种业资深专家告诉记者,国内很多种子企业希望与外资合作,但大多没有“被兼并”的价值。数据显示,8000多家种子企业中具有研发能力的只有100家左右,近90%的品种都来自科研单位,而美国90%的品种来自企业。

  周思然认为,相较“洋种子”,我国种业整体研发水平低、企业规模较小、综合竞争力弱。为促进种业的发展,国家应该从加大种业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增强种业企业之间优质资源的整合力度以及一定程度抑制“洋种子”的发展等方面加以政策扶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