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好政策让科技落地开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3 08: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有了好的生产条件、好的技术手段,如何抓落实,成为甘肃省旱作农业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广河县耕地总面积42万亩,其中山旱地35万亩;年平均降雨量441毫米,蒸发量1257毫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2005年起,广河县开始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抓粮食生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就一定要落实。”广河县委书记马宗明说,要从买膜、发膜、铺膜3个环节进行。

  “今年县财政落实补贴资金1000万元,购置地膜800吨,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确保地膜质量不出问题。”马宗明介绍,为了保证地膜用在田地里,通过农技人员核实农户家的土地及种植情况后,再将地膜分次发放给农民。

  “铺膜的进度控制非常关键,比如顶凌覆膜最好在2至3月间完成。”马宗明说,为确保进度和质量,广河县严格推行县、乡、村干部各向下延伸一级抓落实。

  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抓好资金、培训、干部3个方面的工作,是确保这项技术落地的关键。旱作农业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如果不解决好资金问题,将会制约这一技术的推广速度。为此,“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在32个常年受旱县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4亿元。”武文斌说。

  资金有了保障,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使用效益?甘肃省农牧厅和省财政厅制订了《全省旱作农业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民实行“物化补贴”,通过招标的形式集中采购地膜。各地也制订相应的政策,对享受补贴的农户登记造册、张榜公示。

  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也带动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广河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2500亩扩大到今年的34万亩。

  透过广河,可见全省。2007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开始在甘肃全面推广,当年推广面积达49万亩,2011年推广面积达1071万亩,随之而来的是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指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提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广大科技人员,在旱作农业区探索出的增产增收的种植良法。”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稳定解决温饱、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让这项技术在全省适宜地区快速得到应用。

  让农民掌握新技术,培训环节必不可少。定西市安定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安磊说,“农技中心的54名技术人员要常年下到基层,为农民指导播种、施肥、覆膜等技术,待在办公室的时间还不到3个月。”

  “所谓抓干部,就是用行政手段抓落实。”武文斌解释,“我们每年都要对各地的落实情况实行考核,统计部门也要选派专门工作组,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核查完成情况。像这样依靠好政策、新科技,才能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