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处失信 处处制约 失信惩戒机制开始形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7:45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庞东梅

  本报讯 记者庞东梅报道 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日前就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03年工商总局开始在全系统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改革,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平台,实现了总局、省级局、地市级局、县级局、工商所的五级数据联网,基本实现了数据的适时汇总和交换;建成了以经济户口数据为主体的数据中心,以及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数据库和一人有限公司数据库。

  同时,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规范日益健全。经过总局和各地的积极努力,建立并完善了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规范和标准体系,建立了守信企业激励机制、警示企业预警机制、失信企业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企业淘汰机制,加强了对企业从进入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监管,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有章可循的局面逐步形成。

  在此基础上,监管联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五级联网实现后,全国市场主体数据库、黑名单数据库、自然人投资一人有限公司数据库等各类信息得以共享和整合,基本实现对进入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数据库和一人有限公司数据库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锁定,以及一个自然人再投资一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锁定。

  可以说,经过探索尝试,“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失信惩戒机制开始形成。

  周伯华表示,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对其进行了限制和锁定,加大了企业的失信成本。与此同时,一些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得到了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守信企业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失信企业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用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机制推动企业自觉树立诚信意识。

  据介绍,工商总局已经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目标任务:用3年左右时间,健全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建成“国家经济户籍库”;基本形成全系统各层级、各条线之间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基本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信息与外部门监管信息的共享;基本实现社会公众对企业登记管理基本信息的网上查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