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研发销售“一手抓”外资车企在华收权合资厂或仅剩“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13:21 来源: 新闻晚报□记者 王毅鹏 制图 任萍
奔驰渠道整合、通用或回购上海通用1%股份、大众提高在一汽大众股比,种种迹象表明,外资车企正全面加大经营控制权的力度。而其在中国的制造工厂,则越来越陷入了“来料加工”的尴尬境地。甚至有人惊呼,“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中国在全球第一大车市的称谓下,是外资风光无限,自主品牌山河尽失的现实。 ”
■业内声音
外资收权影响中国汽车业发展
最近的一系列事件,是否意味着外资在华开始全面加大经营控制权的力度呢?盖世汽车网的调查显示,这一趋势得到了约六成参与者(58%)的肯定。持相反立场的人士仅占11%。
此外,有约31%的人认为长期来看,外资全面加大经营控制权的力度是必然的趋势,而近期已经出现了苗头。目前在合资汽车企业中,外资一方显然在产品与技术引进、生产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为谋取更大利益,他们还将控制权延伸至了上游零部件企业,也就是采购权的控制,由于我国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没有对外资设限股比,外方可以通过对配套供应商的指定与控股谋取更丰厚的利润。
今天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规模已经接近2000万辆,原先由于各种原因,在股权或某些领域经营权上处于劣势的外方开始在合资企业中加速收权是再正常不过的经济行为。从未来看也是必然的趋势。
甚至有人惊呼,“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中国在全球第一大车市的称谓下,是外资风光无限,自主品牌山河尽失的现实。 ”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盖世汽车网2011汽车行业“臻选”活动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50多位专家500多位汽车业专业人士的调查发现,外资企业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差距惊人,若将表现最佳的公司设定为100分的话,相当一部分外资公司最多只能30分不到,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比如锦湖轮胎却不断暴出生产劣质产品,污染环境等丑闻,日资零部件企业也不断传出因不善待员工而出现罢工的现象,这只是外资企业各类不负社会责任丑行表现的冰山一角。
■销售渠道整合
奔驰整合 北汽或架空
日前沸沸扬扬的奔驰渠道整合已经进入实操阶段,据知情人士透露,北汽集团和戴姆勒东北亚将会成立全新的合资销售公司,全面负责奔驰品牌乘用车在华的销售、市场、售后服务等工作,进而实现国产奔驰与进口奔驰销售管理的统一。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国产奔驰与进口奔驰渠道互相“打架”的问题由来已久,缘何最近渠道整合之事进入了实操阶段呢?之前北京奔驰引入国产的车型并不多,问题并没有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随着北京奔驰计划引进的车型越来越多,矛盾也随之加深。典型例子是,去年在国产奔驰E级车上市前,奔驰中国突然将进口奔驰E级车降价7-8万元,直接致使国产奔驰E级售价高于进口车,价格体系混乱,销量迟迟不见起色。
在“深喉”爆料事件发生后一周左右,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和戴姆勒东北亚董事长华立新,以喝茶的方式约见部分媒体,在此间的座谈上,双方表示目前已经在股比等核心问题上达成共识,将成立50:50的对等的北京奔驰销售有限公司,并已经上报给北京市及国家相关部委。
业界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来看奔驰为了整合销售渠道,目前在奔驰(中国)占据49%股份的利星行集团 “出局”大势已定,但是之前利星行对奔驰在中国的发展功不可没。戴姆勒集团董事长蔡澈多次表示,“利星行对于戴姆勒以及梅赛德斯-奔驰来说都非常重要,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基于这一点,我们对于与利星行的合作,是给予充分考虑的。 ”
业内人士分析,营销渠道的整合对北汽与戴姆勒未来合作发展皆是好事,但此次整合背后主要的推动和主导者应是戴姆勒公司。中国市场的庞大以及巨大潜力使得这家德国豪华车企不可能对目前销售渠道的混乱置之不理,通过整合实现更大经营权的控制以保证更多利润是其无需掩盖的目的。
这一推测在近期盖世汽车网围绕合资车企股权及经营权调整而展开的业界调查中也可得到验证。在设想的关于奔驰渠道整合案最终的几种结局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流的观点并不看好北汽将在此次整合中获取更多的话语权与收益,认为北汽将在与戴姆勒组建的合资销售公司中获得控股地位的人士仅为14%;而认为奔驰中国将控股合资销售公司(24%),甚至北奔销售主导权直接让渡给奔驰中国 (36%)的人士总共占参与投票者的60%。
豪车销售渠道全面收权
事实上,跨国车企在华的进口车销售渠道仍在不断变化。近些年,不少境外车企纷纷在中国成立销售公司,并逐步收回区域代理商的进口权。按照我国2005年颁布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进口汽车到中国市场销售,必须在中国寻找一家总经销商。
“以《办法》为依据,目前进口车的销售渠道一般分为‘销售公司模式’和‘区域总代理模式’。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一般来讲,在某品牌进口车销量不大的情况下,国外整车企业愿意采取区域总代理的方式在中国销售汽车,这样可以回避很多风险。可是,当进口车的销量达到一定水平,这些车企就会考虑在我国成立销售公司,回收代理商的权利。因为这样有利于他们控制在华进口车的销售网络和经销商的服务质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车企热衷于采用‘销售公司模式’。 ”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今年以来,豪华品牌纷纷收权削藩确立总经销制,其欲加大对中国市场渠道控制权之心“昭然若揭。 ”从各豪华车巨头们纷纷找来熟悉中国市场的经销商来担纲进口车在华总代理,再到积极收权,主动控制豪华车渠道的转变,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这与豪华车市场快速增长分不开的。在欧美市场,豪华车与普通轿车销量的比例,大约为1:5,而在中国市场,这个比例仅为1:10,“豪华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制造工厂暗战
通用或回购上海通用1%股份
8月初在通用汽车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的会议上,通用汽车CEO丹尼尔?埃克森表示,预计通用汽车将完成与上汽签订的回购上海通用1%股份的协议,将对上海通用的持股比例恢复至50%,针对这1%股份的报价预计将为8500万美元。
这并非埃克森第一次表达回购股权的意向。去年8月接替惠特克掌舵新通用汽车公司后,埃克森在今年情人节的首次中国之行中,就公开表示,通用会适时考虑收回上海通用1%的股权。
记者采访上汽相关人士,其就此事发来的简短而明确的回复:“在当初的股份购买协议中,双方已经约定,通用回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满足上汽继续对上海通用实现财务并表。 ”
而通用中国公关部对记者解释称,“通用方面并未就回购设定好时间表,但按照约定,通用拥有优先回购权,而且肯定会行使这个权力。 ”早在2009年12月,面临破产危机的通用汽车与亟需解决融资需求的上汽集团达成股权交易,上汽以8450万美元的价格从通用手中购买了上海通用1%的股权后,上汽获得对合资公司的控股权,整体上市前途光明。
作为资本回馈,随后上汽满足了通用增持上汽通用五菱10%股权的长期梦想,以及现金入股成立香港合资公司进军印度市场等条件,上汽甚至斥资5亿元跨洋购买通用重新IPO时近1%的股权以示支持。
事实上,2009年底的那份协议,为通用方面回购这1%的股份已经留下了余地——“如上海汽车能依据下文规定的中国会计准则直接或间接地合并上海通用业务的销售收入进入上海汽车的财务报表,通用中国应有权从上汽香港处回购转让股权。通用中国和上汽香港将尽最大努力??寻求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中国通用的会计准则直接或间接并表的方法。 ”
简言之,只要上海汽车在法律上能将上海通用财务并表,通用中国即可回购股份,价格为《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的对价加上利息。
一汽或出让9%股份给奥迪
一汽大众——这家中国最大的整车合资企业之一,亦是目前中国汽车业唯一一家中方控制60%的合资整车制造企业(其他绝大多数车企股比均为50:50),目前德国大众公司一方提出提升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比,由原来得40%至49%,而且大有胸有成竹之势。大众谋求更大股比与经营话语权决心同样由来已久。而中国市场仅近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也促使大众将这一打算提上了议事日程。
按照目前的说法,一汽大众的股东各方已将股权调整的方案上报至国家主管部门。在这个方案中,一汽集团出让9%股份予奥迪,大众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调整后,一汽大众的股权比例变为:一汽集团持股51%,大众的持股比例为30%,奥迪的持股比例由10%增至19%。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一汽大众宣布正式全面清理非授权的经销商,范围涵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37个城市在内,堪称一汽-大众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渠道整治。
对于这次行动,一汽大众官方解释是为了维护大众的品牌形象。因为一些非授权的二级经销商存在对用户承诺达不到、服务态度差等行为,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但业内对此多表怀疑,而将此理解为大众面对汽车经销商集团话语权逐渐加大而采取的一种收权行为,是保证未来长远利益的战略选择。
据了解,一汽-大众目前正在筹建自己的物流、销售网络,在清理未经授权的二级经销商后,未来将在不具备建设4S店条件的地方,发展符合一汽大众各项标准的授权二级经销商,作为对现有4S店销售渠道的补充。盖世汽车网的评论称,大众在合资企业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开始从产品、技术、采购以及管理领域延伸至营销和售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