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企业家身体力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14:29 来源: 经济视点报——探寻河南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视点报“经视会客厅”第二期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近段时间,“慈善”这个曾离我们似乎很远的词,正随着或正面或负面的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人们的视野。
值得肯定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已经渐成规模并且发展迅速。犹如一股越来越汹涌的潜流,慈善的力量正在涤荡与净化着人们的财富观、道德观、价值观。
但是,中国慈善事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慈善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募款能力弱、行政色彩浓、立法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等等,而这些问题也正考验着相关责任部门的智慧。
“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信任危机之后,慈善组织被集体推至风头浪尖上,他们迫切需要打破现有质疑,还慈善以最初的温情与信任。
而陈光标捐款引起的一系列风波,也引发了企业家群体对慈善的重新思索:如何做慈善,未来慈善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那么,慈善事业该如何做到公正透明?河南慈善机构与媒体该如何正确引导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经济视点报于今年5月底推出大型特别报道——《河南企业家慈善报告》(请详见2011年5月26日~6月1日出版的经济视点报第9~17版),这次报告从慈善机构、企业家样本及专家层面,对河南慈善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
8月19日下午,在新郑林溪湾,经济视点报“经视会客厅”邀请到了河南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师戌平,郑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春香,企业嘉宾有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信念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传林,河南圆方集团董事长薛荣、郑州福晶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群立等十余位代表,围绕“中原企业家慈善的思与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河南慈善事业的发展。
河南慈善:积水成川式发展
师戌平首先对河南省慈善事业发展做了简短的总结报告。她认为,河南慈善事业发展与我国的5年计划相接近。
师戌平说,2001年,河南省第一个体制外的慈善实体成立,当时慈善机构特别少,截至2004年,河南省只有省慈善总会及其他各部门推动的一些民间临时性组织,慈善事业并未形成气候。从这一年至2005年,是河南慈善事业的第一个五年,属于萌芽期。
2005年,河南慈善事业开始觉醒,大量民间慈善组织的的加入标志着河南慈善事业进入发展期。
2008年汶川地震,不仅是我国慈善领域的关键性事件,也激起河南民间慈善的飞速发展。在那个时候,慈善活动其实就已经不自觉地在接受社会公众问责,注重透明化改革。
以河南省慈善总会为例,2010年首度尝试账户公开;2011年全面实施监督问责制度,善款流向由捐款人支配监督,实现了透明化管理。
师戌平表示,一件事物的发展需要问题的出现去推动,在民意的监督与推进下,慈善事业必将日趋阳光透明,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
她同时指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方面人均收入还不是很高,但慈善事业发展迅猛。屡屡出现大手笔,这要得益于河南省企业家的大力支持。
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信念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传林认为,做企业就要做到“上善若水”的境界。只有与人为善,企业才能发展。
做慈善对于企业来说,是利人利己的一种事情。他拿自己举例,自己做慈善并不是为博取宣传,更是一种出于内心的本能。“企业家若想做好慈善,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内功,让员工真正得到幸福。”
对于薛荣来说,她开创事业就是为了慈善。她一手成立的圆方物业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累计培训安置12万人,并帮助许多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在她看来,多年的慈善已经不是责任使然,而是带些上瘾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她做慈善仅限于企业内部,主要是帮助自己生活困难的员工家属。在她的带动下,圆方的慈善队伍日渐壮大。
河南道合酒业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弓胜涛认为,企业离不开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如果在经营之余注重慈善的话,对于自身的净化非常有意义。
就拿企业来说,员工是企业组成的核心部分,做慈善首先考虑到他们,要注重为员工创造价值和归属感,这是经营企业最大的慈善。此外,多纳税、多创造就业岗位,都不失为一种慈善行为。
刘群立说,福晶园的目标就是创造幸福企业,让员工幸福,让客户幸福。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受限于自身的发展,刚起步时,企业慈善规模比较小,但不管大事小事,福晶园每年都会做出一些捐助。刘群立认为,福晶园的经营不能仅仅是为了利润,企业越是能够让别人得到幸福,其社会回馈效果也就越好,企业内部的员工也会更加的团结。
河南通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全录则认为,许多人并不缺乏爱心,而是受限于种种条件制约,不知道该怎么捐,不知道捐给谁,不知道怎么查询捐献记录,因此自己一直在思索如何从电子商务这一块为社会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捐款方法。
做慈善更需要理性与方法
在各位嘉宾交流如何做慈善及做了哪些慈善的“行”后,大家又开始思考现今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师戌平认为,河南慈善事业仍需政府部门的支持。
比如山东,政府已经把慈善作为基本职能设立专职部门及制度,这样就能很好的带动和规范当地慈善事业的发展。而对于企业家来说,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
做企业和做慈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一种有机的融合。比如安利公司,它的营销广告全是为了慈善公益事业,而做慈善又实实在在的帮助了自己的营销。河南本土企业家也要学习这种经营思维。
叶传林则从游历西方国家的切身体会,道出了河南慈善事业需要完善的地方。他说,西方国家在慈善方面政府也并不怎么重视,这和我国台湾以及美国的慈善活动类似,台湾的慈善主要是机构在做,而美国的主要是基督教在做,他们的慈善也主要以穷人为主体,慈善的体现也是互助。而河南慈善发展也可以借鉴西方这方面的经验。
在薛荣看来,慈善并没有大小之分,在圆方公司内部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捐助活动,企业中也不乏每个月捐好几次款的员工。但这种捐款并不是盲目的、单方面的。帮助者帮人的时候也会想到,自己苦难的时候也会获得同样的帮助,这本身就是一种互助的文化,每个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弓胜涛认为,企业做慈善最先顾虑到的应该还是自己的员工,这样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实现价值创造,也为企业做大做强、赢得更多用户创造机会,让员工抱着一种对事业的追求去工作,把自己的能量尽可能地展示出来,创造价值让社会收益。
此外,针对最近关于国内慈善事业方面曝出了很多问题,他表示这并不说明社会的慈善环境恶化了,而是恰恰相反,这些问题能推动慈善事业在制度和管理上实现突破和进步,也能要求大家更积极地去参与慈善。
龙全录则从电子商务角度为慈善事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渠道与方法。
他说,引导大家进行捐赠,一定要有好的途径,很多人认为现有途径太麻烦,不愿做,如果将慈善与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结合起来,将会发生很大改观。
他举例说,目前中国移动在河南的话费积分价值多达10亿,受限于这些价值分散在很多个人账户上,而且每个人的价值又比较少,兑付起来很不方便,也产生不了什么价值,但是如果能够通过便捷的技术捐赠出去,这不论对于账户个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受捐对象而言,都是一件不错的善举。
嘉宾发言部分摘录:
河南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师戌平:
河南省慈善事业的发展,与五年规划相似,比如我们的萌芽期是2001年到2005年之间,觉醒期在2005到2010年之间。这既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官方慈善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
目前河南的慈善事业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没有把慈善作为一种政府基本的职能来做,政府的主要工作依然是推动经济发展,虽然此前省委省政府也推动了一些大企业认捐活动,但是没有形成制度。
作为对于贫困者实行救助的最后防线,慈善本身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慈善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有责任感和有思想企业家的社会使命。
慈善和企业家本身并不矛盾,企业家有帮助困难人群需要的人财物,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在创造价值,为社会提供福利。
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传林:
我做企业的时间不长,但很热心慈善事业。记得我总共才有一百多万块钱的时候,我就捐出了100万。
其实就我家乡而言,那边很穷,所谓的慈善也就是邻里间的相互帮助,这体现了他们很强的公德心。这和美国的慈善活动类似而美国的主要是基督教在做,他们的慈善也主要是以穷人为主体,慈善的体现也是互助。
很多大企业在做慈善的时候,很重视宣传,其实我觉得做慈善,主要还是做足内功,宣传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相信我,认可我。
河南道合酒业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弓胜涛:
作为企业家,最重要的慈善还是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多纳税、多创造就业岗位。
做慈善并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事情,员工是社会的一部分,也应该鼓励他们去做,让做慈善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共识,让大家共同承担社会责任,这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
最近国内慈善事业曝出了很多问题,这反映了我们的慈善事业在制度和管理上有了突破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去参与慈善。
在内部管理方面,我们把慈善作为指标,和存款指标、回款率指标等一道分给各个品牌的老总,把这作为考核项,也作为他们应有的价值和心灵追求。
河南通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全录:
我发现美国每年慈善捐款总额占GDP都在2%左右,而中国这个数字仅是美国1/10。我走访很多人后发现,很多中国人有捐款意愿,只是不知道怎么捐、该捐给谁、钱捐出后怎么查询。所以,引导大家进行捐赠,一定要有好的途径,很多人认为现有途径太麻烦,不愿做,如果将慈善与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结合起来,将会发生很大改观。
另外,就我们掌握的资料,中国移动在河南的话费积分价值多达10亿,由于这些价值过于分散,兑付不方便等,一直沉积到现在。但如果能够通过我们的技术捐赠出去,这对于账户个人、对于企业、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件善举。
捐赠应该依靠创新,依靠创新把社会上很多分散的力量积聚起来,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数字,也会因此成为有价值规模捐赠的一部分。
郑州福晶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群立:
刚开始,企业做慈善比较小,不管大事小事,企业每年做出一些捐助,这里面有部分是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也有一些是企业自发组织的。
福晶园作为食品企业,我们的目标是做幸福企业,我们的经营不仅是为了利润,因为企业经营的越是幸福,企业内部的员工就会越加团结。
做慈善的时候,我们企业会尽量多地鼓励员工参与进来,这是一件好事。企业挣的钱是社会的,应该拿出来一点回报社会。
河南圆方集团董事长薛荣:
刚开始的时候,圆方慈善捐助对象仅限于企业内部,捐助事项多为助学,也会帮助圆方子弟解决一些其他困难,后来成立聋人俱乐部,并延伸帮助范围到肢残等各类残障人,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就业辅导帮助部分有能力的残障人员实现就业。
从管理的角度,不管是基层员工还是公司的高管,我们都会把帮助困难人群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公司高管每年年初要拿出自己的全年捐献计划,这个计划同时也面向社会,与其奖金挂钩。
公司内部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捐助活动,捐多捐少,圆方人都会很热情帮助圆方内部需要帮助的人。
河南奥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夏青: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做慈善,资助了一位新乡市的世界级环保大使,也资助了一些失学儿童,而且最近还创立了两个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中心,这种帮扶不仅分布在河南农村,在广西也有。做了这么多年慈善,我也完成了由激情慈善到理性慈善的转型,理性慈善能带来的社会效益更大。
在投资界,掌控资本而非资本掌控企业家推动慈善,说起来容易。我们是做金融的,内部的员工也都是人尖子,但要以慈善的名义去说服他们去捐助做慈善,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让他们投资高科技农业,就变得比较简单了。
河南金色世纪律师事务所主任张丽萍:
慈善制度的完善不仅需要政府在制度层面的努力,也需要企业家和各级慈善机构去努力的推动。
国家层面,我们需要参照美国去制定更加完善的免税制度,目前我们国内对于慈善事业捐赠还是部分免税;就企业和慈善机构层面,应鼓励企业家做基金会,这样捐赠会更加理性,不过这也需要慈善机构去提供有效的相关帮助。
慈善制度的完善,是企业家和慈善机构以及每一个群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这需要一部分企业去总结和推动,也需要慈善机构去不断的辅导和完善。
河南金色世纪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苏保伍:
其实对于中国的慈善环境,法律方面调整的并不多,主要是道德层面。一般的慈善赠予,依据目前的法律规定,可以要求捐赠人去执行的,如果捐赠人不自觉地话,一旦诉诸法律,法律会强制让捐赠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