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跨境结算遭遇现实难题 警惕迂回陷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23:22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跨境人民币结算成外储狂飙的幕后推手?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推广至全国,国际化成长道路上平添了一份新的烦恼:人民币单向流出致外汇储备被动增加。

  央行的数据也支持了外汇储备被动增长的现实。据2010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当年度在5063亿元结算量里,进口付款比例大约为85%-90%。

  “所谓进口付款,意味着原本进口企业要用人民币从央行购汇,再支付给外方货款或服务款,在推行人民币结算之后,不再购汇而是直接向外方支付人民币。这直接减少了购汇规模,与未用人民币结算前相比,自然放大了外汇储备规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微博)教授曾表示,相应的,出口以人民币收款则减少了外汇储备规模。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一家进口型企业年度进口规模为50亿美元,在过去需要约350亿元人民币购汇50亿美元付给外方。在人民币结算之后,该企业则直接以350亿元人民币支付外方,购汇需求减少50亿美元。央行外汇储备规模即因此比人民币结算业务前增加了50亿美元。

  “人民币单向流出和外汇储备被动增长现象继续恶化形成货币替代难题。”某券商不愿具名的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民币结算遇现实难题

  两年多的时间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已由五地试点扩展至全国范围。

  “8月19日整个分行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培训。”某国有大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在开视频会议时行长都发火了,表示制定的目标任务要层层落实,要重视这项业务。

  同样被人民币结算业务搞得筋疲力尽的还有另一国有大行地方支行的工作人员,“我们支行是首次启动该项业务,培训从7月就开始了,因此在全国推广当天就成功办理了首批结算业务。”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企业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能够避免汇率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文宏(化名)向记者透露,但国外的客户不一定都认人民币,目前仅在东南亚、亚洲一带认可度较高,推广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

  使用人民币结算能够减少汇兑成本、避免汇率风险,境内企业自然愿意与银行合作,但由于境内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难占据主导地位,用人民币结算的要求往往被外方拒绝。

  “目前人民币仍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且内地的资本项目仍有管制,导致境外企业不愿接受人民币。”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警惕迂回陷阱

  两年的拓展道路取得的业绩可喜可贺,不容忽视的是,进口结算额大于出口间接推高了业已高企的外汇储备。进而,现行外汇管理模式导致本币升值压力过大,同时海外人民币市场渐成规模,拓展人民币投资渠道迫在眉睫。

  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境内范围扩大至全国后,商务部随即发布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征求意见稿,意在建立人民币回流通道。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人民币储水池也在扩容。然而投资渠道有限,香港作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其人民币存款规模激增。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达到5536亿元,前6个月净增2350亿元,增幅达76%。2008年末,这一数字仅为561亿元。

  如此来看,推动人民币结算直投业务,加快了香港人民币资金回流内地的通道。“但不能局限于境内和离岸市场,这样会形成一个死循环,陷入迂回交易。”上述券商人士表示,货币迂回交易是金融体系落后的表现,无法实现货币的国际化。

  长江证券报告也认同了上述观点,放松管制、开放市场就能使得人民币形成国际循环,看上去很符合货币国际化的逻辑:形成一个双向流通机制:以人民币进口贸易结算为主的输出和以人民币离岸市场资金回流为主的输入。

  “我们之所以谨慎,就是因为日元当年充分体现了货币国际化的迂回陷阱。”长江证券报告做了如下详尽阐述。

  早在1986年日本建立了离岸市场,此后日本与东亚间的资金流动急剧扩大。由此日元资金开始大量流入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对日本银行负债规模不断增加。然而,从日本流向海外的资金并没有被亚洲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用于各类交易活动,而是又通过日本的海外分行回流到日本总部或者直接贷给日本企业。

  由此,引发了一场迂回陷阱,而中国香港成了日本银行从事迂回交易的市场。

  “货币替代和迂回交易是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两大陷阱。”上述券商人士表示,要避免重蹈日本当年货币国际化迂回的覆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