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曹谊林昨携“人耳鼠”出场证清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7 10:35 来源: 上海商报

  昔日与现今科研搭档举报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号人物” “一只假耳朵骗了3个亿”

  今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号人物”曹谊林当选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在8月17日的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却落选了。最近曹谊林被“学术造假”的质疑推上风口浪尖。质疑者称,曹谊林赖以成名的“人耳鼠”是维持了十余年的谎言,他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和资金支持,之后却停滞不前,让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

  昨天,曹谊林教授现身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对上述质疑作出回应,而会场内一角的桌子上摆放的4只笼子里,4只今年6月开始培育的“人耳鼠”一同被曝光在镁光灯下。

  商报记者 王雅君

  ■媒体报道——搭档举报“人耳鼠”为骗局

  曹谊林因“人耳鼠”而被外人所知,这种背上长着一只人类耳朵的小老鼠最早在1997年问世,是由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曹谊林于Vacanti实验室内主要完成的。这只长着“人耳朵”的老鼠与克隆羊一样,曾经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今年6月23日,《瞭望东方周刊》刊发两篇文章称,曹谊林昔日与现今科研搭档实名举报“人耳鼠”系学术造假,更指曹谊林以此骗取国家3亿科研经费。

  根据报道,2001年国家“863”计划的15周年成就展上,展出了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小老鼠。这只“人耳”是用牛细胞培植的人耳轮廓形状的软骨,在此之前一周开始制备。首先由科学家制定好人耳的设计图,再按图纸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的模型支架,将牛细胞“种”在支架上,让它繁殖生长出建造人耳所需的细胞外基质。“人耳”长好后,由曹谊林亲手植入老鼠体内。具体方法是在没有免疫力的裸鼠背上割开一道口子,将培养好的“人耳”植入后缝合。随着支架渐渐地降解消失,“人耳”与老鼠浑然成为一体。

  “人耳鼠”的展示让“组织工程”这一概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唤起了关于“人体器官”工厂的巨大想象。曹谊林由此奠定了其在国内组织工程领域“头把交椅”地位。

  据报道,曹谊林的硕士同学商庆新作为当时最接近核心技术的人员,对实验细节却一无所知。商庆新说,因展示反响强烈,回上海后,他向曹谊林转达市科委的意见,即要求将材料取出,证实是真的耳廓软骨,作为实验成果长期保留。但在他不知情的状况下,曹谊林让研究生将老鼠予以“处理”,那只闻名天下的“人耳鼠”就此一命呜呼,“人耳”也就无从寻觅了。

  商庆新怀疑,植入老鼠体内的肯定不是软骨,很有可能就是高分子材料支架。

  “一只假耳朵,骗了三个亿。”曹谊林下属,组织工程(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层袁军森(化名)则对《瞭望东方周刊》评论道。他介绍说,因为“人耳鼠”引起广泛关注,10余年来,仅国家“973”、“863”投入到曹谊林研究团队的科研费用就达6000万元。加上其他投入,累计科研费用达3亿元左右,这样的重视程度与投资力度,国际国内都十分罕见。

  ■回应“人耳是高分子材料”——再做“人耳鼠”证实是软骨

  面对质疑,曹谊林昨天携4只今年6月开始做的“人耳鼠”现身发布会。根据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联合成立的工作小组的调查结果: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的科研成果是真实的,也是国际公认的成果。

  据介绍,为了自证清白,今年6月21日曹谊林教授研究团队开始构建耳廓支架材料,开始重复验证实验。6月24、25日,细胞接种于支架材料。经过体外一周培养,于7月1日—5日,将接种了细胞的耳廓支架植入裸鼠体内。6周后,8月中旬,在8个裸鼠背上成功构建了“人耳软骨”,形态良好,并作全程实验录像。8月14日,上海交大组织了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和8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鉴定委员会,对曹谊林教授领衔的国家组织工程学术研究成果予以事实鉴定。

  专家组听取了曹谊林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术评议。现场展示了活体“人耳鼠”,并当场取材验证,再生组织经现场冰冻切片,病理鉴定确认为人软骨组织,并同时移送第三方机构作组织病理学鉴定,8月16日病理报告进一步证实为软骨组织。

  ■回应“人耳鼠死亡”——原因是裸鼠缺乏免疫力

  对于举报者以在2001年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上展出的“人耳鼠”离奇死亡为由,质疑当时“植入老鼠体内的肯定不是软骨,有可能就只是高分子材料支架”。曹谊林表示,十年前那只“人耳鼠”死亡的原因是裸鼠的生命周期及缺乏免疫力,当初在美国获得成功并被报道的活体鼠不能被永久保存。

  曹谊林称,“人耳鼠”的正常实验过程是将带有软骨细胞的生物材料支架植入裸鼠体内后在无菌饲养条件下需6-8周才能形成软骨。2001年,曹谊林接到上级要求参展国家“863”计划成果展的任务,距离布展仅2周时间,实验室将软骨细胞接种到可降解材料的支架上并植入裸鼠体内送去参展。由于在展会参观人员众多的环境下,缺乏免疫力的裸鼠在展出后2周死亡,实验周期未能完成,裸鼠体内还未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展示的裸鼠终止于实验中间过程。

  ■回应“骗3亿经费”——6400余万经费已审计验收

  关于骗取“3亿科研经费”的质疑,上海九院回应称,今年7月5日至14日,国家审计署卫生药品审计局接实名举报,专程派人来上海九院调查审计曹谊林科研课题申请和经费使用情况。

  经过10天的审计取证,曹谊林教授自1999年至今,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科研课题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涉及项目经费总额6409.23万元,所有项目均已结题,通过验收。审计取证调查反馈,7个课题均有其明确的研究任务和目标,账目“原汁原味”,经费的使用均严格按项目计划后执行,科研项目达到任务书预期效果。

  ■回应“没成果”——迈入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

  商庆新的另一项指责称曹谊林靠“人耳鼠”获得了一连串的荣誉,也得到了很多科研费用,但费用投下去这么多年,却没有出什么成果。对此,九院称,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人体细胞的体外耳廓软骨构建的关键技术已经成熟,曹谊林所领街的团队现在不但可以在裸鼠体内用动物的软骨细胞成功再生人耳,而且在体外培养箱内也能形成再生人耳廓形态的软骨,这一成果已于去年发表在Biomaterials杂志,成为“十一五”“863”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另外,最近曹谊林团队应用小耳症病人的残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箱中再造人耳廓形态软骨也获得成功。应用人体细胞在体外再生逼真人耳廓形态软骨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相关报道,这是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期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也是推进临床应用转化进程的关键一步。目前人残耳软骨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已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相关的产品标准也已制订,近期准备开始更全面的检测。

  【人物档案】

  曹谊林

  1954年出生,上海奉贤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连续两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他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裸鼠体内再生了人耳廓形态软骨,从而第一次展示了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组织,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获得了国际整形外科学界最高荣誉奖JamesBarrettBrown奖,这是迄今为止获得该荣誉的第一位亚裔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