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让草原永续利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08: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悠扬的牧歌、青青的草原,令许多人遐思向往。然而,当退化的草地上裸露着沙石,再难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时,我们对草原的热爱与向往,平添了许多遗憾与担忧。

  面对严峻现实,全国牧区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可以想象,随着“生态优先”的逐渐深入人心,美丽的草原将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不过,在实践中要做到“生态优先”,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对草原“予取予求”,习惯了对草原的简单依赖,习惯了片面强调草原生产和生活功能而不顾草原休养生息,要彻底改变传统习惯非一日之功。尤为重要的是,草原牧区经济发展还很滞后、生产方式还很粗放、民生改善还很薄弱,这就决定了“生态优先”的难度。

  所以,坚持“生态优先”,要从很多方面做艰苦扎实的努力。从目前来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两个问题。第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落实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等一系列奖补政策措施。原因很简单,牧区底子薄、基础差,生态欠账严重,从退牧还草、牧民转产转业,到改良品种、防治灾害、实施生态工程、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完善监管体系等许多方面,靠牧区自身不仅无法完成,甚至难以想象,没有持之以恒并落实到位的投入扶持,生态优先难以变成现实行动,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可喜的是,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据透露,2000年以前,国家对草原的投入累计不足10亿元,但近10年国家投入接近300亿元,预计今年国家对草原的投入将超过300亿元,一年的投入就超过了近10年的总和。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6亿元,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坚持“生态优先”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之间,找到科学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

  要看到,在我国天然草原连片分布的牧区,畜牧业依然是支柱产业,畜牧业一头连着草原生态,一头连着牧民生活,保护草原生态并不是不发展生产,而是要改变过去重生产轻保护、先生产后保护的做法,促使草原畜牧业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做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

  唯如此,才能让草原牧区在生态平衡中得到涵养、永续利用。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