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夏鼐日记》:中国考古学之剪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01:1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孙行之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彩绘帛画、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金丝皇冠,这些中国人所熟知的稀世珍宝,都是经由考古学家夏鼐之手而呈现于世。

  “李济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但从广度来说,夏鼐对中国现代考古学贡献是相当大的,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谈及恩师夏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世民总是滔滔不绝。这位与夏鼐共事达33年之久的白发老人,至今仍以学生的谦逊敬仰之情回忆恩师——那是一位不善言辞、治学严谨、极为勤奋的典型学者。

  十年来,王世民与夏鼐的子女们一起完成了《夏鼐日记》的编修工作,这部跨时50年、共计440万字的日记于今年8月出版。在这部包含着十册的书中涉及了夏鼐生前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他每天读的书报杂志到交往的人、出席的活动、听闻的妙言警句都一一记录在案,文笔生动又具史料价值。除了生活和学习上的逸事之外,夏鼐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得失更可以称得上是对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之路的一个剪影。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王世民对夏鼐早年求学、后来主持或参与的重大考古事件如数家珍;对他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都娓娓道来。夏鼐曾在清华大学学习,经陈寅恪、钱穆、蒋廷黻等人的指导,后考取了“中美庚款”留学海外。从此,夏鼐便走上了以考古为志业的漫长道路。1935年夏天,夏鼐赶赴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开始了留学生涯。直到1941年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夏鼐才回到中国开始了新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拓之路。

  在日记中,夏鼐翔实记录了他参与的多个重大考古项目的台前幕后,其中包括北京定陵的挖掘、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的指导工作、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广州汉代南越王墓等一系列发掘。直到去世前几天,夏鼐仍不顾年迈,到洛阳考察偃师商城遗址发掘工地。

  除了新中国重大考古事件的详细记录,夏鼐的日记中亦以细腻活泼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生活与社交的琐事,其中涉及到的人名多达3000多个,包括聆听鲁迅、章太炎、斯坦因、伯希和、罗素讲演的情景,历史文献学方面受到陈寅恪的称赞,考古学方面得到傅斯年、李济、梁思永及皮特里、惠勒、柴尔德等的指导,与高本汉讨论青铜器真伪古代汉语语音,与李约瑟数十年的密切交往,以及与郭沫若交谈文字起源问题,与胡适促膝夜话,等等。

  王世民是夏鼐的学生与秘书,在生活中,他们也是关系紧密的邻居,他对于夏鼐的治学、为人、生活习惯都非常熟稔,如数家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