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力提倡转变作风 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08: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最近,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一本理论读物受到了广泛好评。这本书不只是好在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好的文风和工作作风。作风一转变,就有很明显的效果,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联想到我们面临的“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和“最大的危险”,也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当前一些部门和地方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

  这几年,中宣部理论局连续组织编写出版《理论热点面对面》,每年一本,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今年的这本格外引人注目。为什么?一是选题来自群众,集中了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物价、住房、就业、医疗和教育等。二是既分析原因、回答“怎么看”,又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回答对群众的利益安排“怎么办”,让理论走进群众、政策走近百姓。社会各界都认为,该书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有突破,而突破的背后首先是作风的转变。这一点,显然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作风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的转变,集中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不少典型人物和先进单位。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譬如,有些部门和领导干部抓工作、谋发展,出发点就不端正,不是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利益或者部门利益出发,结果是以权谋私现象多有发生;有些决策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和群众利益,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有些同志庸懒散问题突出,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以至酿成严重后果。归结起来,现在有些事情群众之所以不满意,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问题不断或者矛盾较多,像教育乱收费、食品不安全、看病难看病贵、安全事故频发等等,尽管有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查找,都有一个作风方面的问题。

  历史经验深刻说明,一个政党或一个政权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听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分析近期一些国家政局锐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物价高涨、失业严重、贫富悬殊、官员腐败,普通民众生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这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的。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他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也面对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全党同志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党的一大法宝。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依靠这一法宝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今天,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尤其需要依靠和运用党的制胜法宝,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作风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事情,经济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各行各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重视和研究转变作风的问题,积极推动作风的转变。

  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动作风转变,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经济工作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都要全力做好,凡是对人民群众不利的事情都坚决不做。

  大力提倡和推动作风转变,就要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问题,坚决纠正不切实际、不顾民力、急功近利的决策和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劳民伤财的行为。

  要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与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过程中来。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和意愿,全面评估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大力提倡和推动作风转变,就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解决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环境违法行为要坚决制止,相关案件要严肃查处;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使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救灾救济等资金要加强监管,加大相关责任追究力度;对公路超期收费等不合理收费、中小学校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要坚决治理和整顿。

  大力提倡和推动作风转变,还要坚决整治文风会风,着力解决工作飘浮的问题。要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从繁杂应酬中走出来,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广泛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找准工作着力点,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把治理庸懒散问题作为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促进基层干部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

  作风是无形的力量。最近,中宣部等五部委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此为抓手推动新闻工作者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摆正同群众的关系,落实服务人民的要求。公安部针对“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和假劣生产生活资料的“黑作坊”、“黑工厂”,严厉惩处和铲除坑害群众、作恶多端的违法犯罪分子与黑恶势力。这些活动和做法都是群众欢迎的,也是转变作风的重要体现。可以说,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眼下,面对“四个考验”、“四个危险”,转变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应该只是理论认识上的提高,也不应该只是对现状问题发出感慨,而应当在理论结合实际的思考中创新观念,指导实践,提出应对“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的新思路、新办法,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此战胜各种挑战。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