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窃密产业链规模达10亿 谁来为安全隐患买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1 05:55 来源: 通信信息报■本报记者 于伟
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渐行渐近,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不少色彩。但是,日益肆行的手机窃听现象正让公众对这幅美好的愿景多了几分担忧。有专业人士提醒,目前每年被窃取隐私的手机用户超过千万,而该产业规模上亿,甚至10亿。随手机窃密事件遭曝光,手机用户人人自危而开始理性思考。
用户遭遇手机“窃听风云”
近来,关于“手机窃听”的新闻满天飞。前不久,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报纸因窃听公民语音信箱而倒闭。随后,有报道称热门手机iPhone存在窃听程序……一部现实生活版“窃听风云”不断上演,让普通用户也面临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据360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安全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国内有1324万用户感染手机木马,而不法分子的主要目标就是恶意扣费和窃取用户隐私。另据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统计,2011年第二季度查杀到Android手机恶意软件及其变种达到了2386款(其中恶意软件1214款)。其中超过43.5%的恶意软件存在隐私窃取行为。一组来自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天因“X卧底”造成的窃密事件就达到6600次以上。
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曾收到过这样的短信:“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就能复制同样的智能芯片,获悉对方电话及短信内容,是你家庭、事业的好帮手……”孰不知,类似的黑色短信,便是兜售所谓手机窃听设备的一种方式。
在网上,输入“手机窃听”类似的字眼,便可发现大量篇幅的文章以及形形色色的广告,足可让人相信手机窃听不止存在于电影画面。
据悉,“X卧底”、“窃听猫”等间谍软件的“对象”主要是包括手机通话、短信、照片、地理位置等信息,且支持的平台涵盖了目前多个主流系统,并兼容多个品牌旗下的数百款机型。这些智能手机的主流机型已变身成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百宝箱”,承载着用户太多的信息和隐私,因此如何防患成为摆在用户面前的现实问题。
随着近期央视对“手机窃听”的报道,许多用户开始对自己的通话、信息安全表现出担忧:我的手机到底会不会被窃听?窃听软件是怎样进入手机?如何防止被窃听……诸如此类的疑问让手机用户人人自危、处处留心。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的诸多方便和美好的同时,也埋下安全隐患。
暴利驱动形成地下产业链
一直以来,各大媒体有关手机窃密的报道不曾间断。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始严厉禁止此类软件出售。根据《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另外,《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但是,手机窃听市场仍在运行,骗局仍在继续,到底是为哪般?
一组数据道出“作案动机”。来自360手机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出现的手机木马/恶意软件数量超过4400款,每1000万用户就有260万人中过招,感染人数超过800万,黑色产业链达到10亿元规模。说到底,黑色利益是罪魁祸首,而一条地下产业链雏形浮现,让“窃听风云”越演越激烈。
据了解,目前窃取手机隐私的牟利方式已大体形成。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售卖卧底软件,有的窃听软件一个月的使用费为800元左右,如要继续使用则要续费。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个窃听软件的价格则依据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从1500元到1800元不等,苹果手机的窃听软件更是贵到每个4000元,甚至有间谍软件公开在网络上进行代理招商。
另一种牟利方式则是黑客利用病毒窃取手机用户的有用信息,而后再出售这些信息。有数据显示,黑客把窃取的用户信息卖给中间代理商,最低的100元一条,而贵的则每条上千元;中间代理商获得这些信息之后,再每条加价100—500元不等卖给各种客户。
此外,网络招商也是牟利的一种。据悉,要成为该软件的网上代理商费用不低,代理商必须购买不少于50套产品;该软件产品终端销售统一价为980元/年。
监管不到位成软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但商家在市面上随意出售的行为依然存在。这一方面暴露出不良商家知法犯法,在明令禁止下还要生产、销售。另一方面,偷拍、窃听器材横空出世制造信任危机,成不法分子牟利途径。
更重要的是,窃听设备以及窃听行为能够在罅隙中生存,监管缺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助推作用。有数据表明,二季度有超过54.2%的恶意软件会通过联网上传用户隐私,正是由于监管的缺位,让不法分子得以趁虚而入。
对于这种行为,本报记者咨询了一位法律界人士。该人士表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个人的私生活信息有不被外人所知晓的权利。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也就是说,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有采取非法手段窃听、窃取他人隐私的行为,就是违法。
该人士还表示,视情节严重与否,被窃听一方可提起民事赔偿或刑事诉讼。退一步来讲,对别人隐私造成一定威胁的这种行为,至少是不道德的。那么,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呢?
其实,对于网上热卖的各类窃听工具,运营商态度非常明确:希望用户不要轻信不法之徒,以免利益受损。对于商家而言,法律、道德始终是衡量其行为的标准,切勿因小失大,走上不法之路。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及时跟踪、排查此类违法行为,尽早将行骗者“绳之以法”。对于消费者而言,不要尝试购买此类产品,自己的手机SIM卡和信息也不要轻易透漏给他人,避免为作案分子制造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