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吉水优质稻如何突破“水瓶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1 22:10 来源: 粮油市场报

  本报记者 付嘉鹏 通讯员 周游  

  

  对于吉水的农业发展来说,水资源成为其稻谷优质率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成为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除了水利设施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导致当地优质稻生产发展后劲不足,进而影响农业产业化升级。

  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2010年6月,吉水遭受20多年来最强暴雨袭击,赣江吉水段水位一度达到50.32米,超过了警惕水位3米。

  吉水县城,成为一片汪洋泽国,吉水农业也遭受到重大损失。

  水利设施的落后,导致吉水人没有办法驯服这条水龙,也为这个多洪灾的地域埋下了隐患。

  据吉水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肖火根介绍,目前全县农村水利设施非常脆弱,农田水利化程度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据悉,吉水现在使用的农业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有的甚至是50年代。这些基础设施设计标准低,加之工程续建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运行至今老化失修严重,渠系工程险工险段多,淤积、漏水严重,建筑物老化、不配套,渠系水利用率极低。部分机电泵站、小型水陂等工程处于报废状态。

  所有这一切造成了吉水现有水利设施供水能力不足。

  “一方面是抗旱能力低,缺水问题仍较突出,尤其在一些区域,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同时存在,旱涝保收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50%,实际灌溉面积万亩以上工程仅为4.52万亩,万亩以下工程仅为11.25万亩。另一方面,则是洪灾来临之后,没有办法顺畅排灌,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失。”吉水农业系统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前几年,吉水全县田园化建设中已衬砌了部分斗、农渠,但是大部分斗、农渠淤积倒塌现象还很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还很低,渠系建筑物损坏仍相当惊人,串灌串排现象也较多,而现有灌溉制度主要是根据农作物的用水需要凭经验无序放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喷灌、滴灌、微灌“三灌”技术应用不多,现只有两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共80亩左右的滴灌及几个蔬菜基地共500亩左右的喷灌。

  据县吉水水务局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38.11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65.2%,水利设施老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难度。

  优质稻生产后劲不足

  组织化发展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水平低,成为吉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又一大瓶颈。

  “尤其限制了全县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吉水县农工部工作人员说。

  经记者了解,吉水县优质稻生产品种多而杂,生产管理不统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优质稻生产效益。虽然这些年当地积极培育引导龙头企业,加大优质稻订单生产力度,但大多数龙头企业还缺乏精准的服务意识和有效的服务功能,优质稻基地与企业订单生产还较少,兑现订单合同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使农户、龙头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无法实现有效对接,龙头企业实际上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龙头”作用。

  众所周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把农户组织起来,与大市场对接起来,提高农民开拓市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起到 “船大抗风浪”的作用。

  然而,吉水县农民合作社仍处于起步摸索的初级阶段,当地的优质稻生产专业合作社还存在组织质量不高、联合不紧密、管理不严、观念不新等问题,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面对人力成本的逐步升高,机械化的引入成为农业快速发展的保障。

  目前,吉水全县仍有未改造的中低产田2.83万亩,大多比较分散,且大部分田块很不整齐,田间工程田面高差大,成片面积不多,这一状况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增加了农民耕作难度,也增加了农民耕作成本。

  据吉水县农机局统计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在逐年增加,拖拉机、耕整机、收割机等各种型号的农用机械均有大幅增加,2009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63.07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4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5146台、耕整机7540台、旋耕机5146台,收割机609台,但优质稻生产机械操作率并不高,机耕率和机收率分别只有52.03%和54.34%,使用人力现象还很普遍,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更是如此。

  人力成本要比机械操作的成本高出许多。从调查中了解到,采取机械化耕地、栽插和收割的,一般每亩成本为240元,而人工耕作每亩成本为420元,比机械耕种每亩成本增加180元。

  同时,吉水的农业发展吸收农业新技术效率低,推广缓慢。

   “我们这里大多数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外出务工,留守农村搞优质稻生产的多是老人和妇女,接受农业新技术困难比较大,再加上农业部门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上面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有限,这些都影响了高效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肖火根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