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加强金融领域合作促进亚欧经济持续增长 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金融合作论坛在新疆召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07:32 来源: 金融时报

  牛娟娟 石润梅 曹勇

  本报乌鲁木齐9月1日电记者牛娟娟石润梅曹勇报道今天,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金融合作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本次金融合作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协办。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外汇局副局长李超出席论坛并讲话。

  马德伦在论坛上表示,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间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务实合作对提振信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迹象,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政府债务风险凸显,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包括中国与亚欧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需要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沟通对话和政策协调,深化经济金融各领域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持续、平衡增长。

  马德伦表示,在中国与亚欧各国的经济合作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与亚欧之间金融合作机制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例如,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金融合作分委会已经召开了12次会议,在今年6月召开的分委会会议上,中俄双方签订了《关于结算和支付的协定》,将中俄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并扩大了地域范围。俄罗斯外贸银行还成功在香港证交所发行人民币债券,开辟了中俄资本市场合作的新领域。中哈合作委员会金融合作分委会也已经召开了7次会议,在双边本币互换安排、本币结算、贸易和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2009年以来,为共同抵御危机,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中国先后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涉及金额8412亿元人民币。其中,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的中央银行签署了7亿元人民币、50亿元人民币、7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1年6月28日,中国银行新疆分行正式挂牌人民币与哈萨克斯坦货币坚戈现汇交易价格。人民币与坚戈现汇挂牌有利于新疆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是新疆实施向西开发战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马德伦介绍说,2010年6月,包括新疆在内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被纳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一年多来,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11年7月末,累计办理经常项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63万亿元。其中,新疆已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结算业务量达188.69亿元,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俄罗斯、土耳其的13家银行在新疆辖区银行开立了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有力促进了新疆与各国特别是亚欧国家的经贸往来。目前,新疆还是中国唯一允许开展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试点的省区。截至今年7月末,新疆累计办理跨境投融资业务11.12亿元。总体上看,中国与亚欧等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金融合作,成果不断显现,对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德伦指出,中国和亚欧国家的金融合作前景广阔。新疆周边国家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资源市场和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将为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国和亚欧各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在互助互惠、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亚欧各国中央银行加强务实对话和合作。一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结构改革,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共同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维护本地区的金融稳定与安全。二是继续推广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加快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现实需要与有关国家签订本币互换协议,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深化双边经贸关系。三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创新,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鼓励开展国际银团贷款、跨国并购贷款等新型贷款方式,加大对区域内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论坛上,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表示,金融是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纽带,落实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实现与西部周边国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资源流动和产业合作分工中配置导向和市场调节的作用。银监会将积极引导银行业充分认识新疆向西开放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优势,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适应新任务和新形势的需求,着眼长远,开拓思路。在具体措施上,要拓展金融支持领域、加大对新疆向西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和改善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支持的广度,创新贸易融资服务产品,提高金融结算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的深度。此外还要强化金融可持续服务,积极开展国际金融合作,加大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持,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近年来,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立志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积极稳妥的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市场法规建设等一系列综合改革,推出了创业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业务,不断健全完善市场的监管体制,在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和奋力发展方面实现了重要的突破,市场的规模快速扩大。下一阶段,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家对外开放的整体部署,深化与亚欧各国资本市场的合作。一是在双边监管备忘录和国际证监会组织的多边备忘录的既有框架下,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的基本状况,进一步论证合作的内容,积极扩展合作的领域;二是加强人员交流和培训,健全工作机制,增进地区各国对彼此市场制度、监管、规则和技术系统的了解,取长补短;三是加强与地区证券监管机构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信息共享和监管执法的合作,共同防范和化解跨境风险。

  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保险业快速发展时期,保险业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精神,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实际行动切实服务新疆跨越式发展。一是支持鼓励创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新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围绕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热点,鼓励开展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逐步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保险创新体系,提升保险业服务新疆跨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围绕新疆大企业和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相关企业财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和意外保险,积极提供保险服务,使保险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符合法律法规、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支持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等多种形式,参与新疆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引进各类保险分支机构,培育健康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支持新疆建设多层次的保险市场体系,为新疆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外汇局副局长李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世界经济走势起伏变化、不确定性增加,近期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我国面临外汇资金流入压力较大问题。根据外汇局的监测分析,外汇资金净流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有真实贸易投资背景,合法合规;二是没有真实贸易投资背景,以短期套利为动机的“热钱”,但目前从监管上没有发现“热钱”大规模流入迹象;三是两者兼具,这加大了外汇资金流入和实体经济的背离,容易引发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同时给宏观管理增加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外汇管理部门加大防范和打击“热钱”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规范银行结售汇管理、抑制异常资金流入,提高投机资金的套利成本。运用检测分析检查手段,加大对违规主体的处罚强化监测分析,同时,积极深化外汇体制改革。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深化改革,继续深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大力发展外汇市场,配合人民银行等部门做好人民币跨境贸易阶段和投资等相关政策配套。同时,积极依托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地区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出席论坛并致辞。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央行负责人,英中贸易协会总裁,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负责人,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金融机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240余人参加了论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