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乱象 难解的利益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18:58 来源: 《英才》文|本刊记者 李冬洁 出处|《英才》杂志2011年9月刊
嘉宾|韩志国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
谢太峰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樊 树 证券分析师
只要走在泥地里,再小的污点也会慢慢滚大。眼下,券商的研究报告危机正一波赶似一波地,在资本市场里散发着涟漪效应。
今年以来,券商研报“乌龙”事件频出,在中国宝安(000009.SZ)“石墨矿”事件、宁波联合(600051.S H)“被锑矿”、双汇发展(000895. S Z)“瘦肉精”等等事件纷纷曝光的同时,也揭开了一向密不透风的研报圈的“大盖子”——券商、基金、上市公司利益链下的“潜规则”、上市公司调研走过场、研报抄袭和哗众取宠。券商研报“三宗罪”,引发市场一片哗然。
导致这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高善文在博客中说,“王德如风,民德如草,市场的风往哪里吹,分析员的草就往哪里倒,卖方终究是在做生意,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
事情恐怕没有这样简单。实际上,市场上种种利益圈的交媾
研报难纠偏
《英才》:目前券商研究报告问题百出,导致这些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樊树:原因有三个:现在券商的业务市场竞争都比较激烈,很多机构很难用优厚的薪酬待遇来吸引行业顶尖的人才;而现在大部分券商的收益都取决于买方,也就是基金,所以他们就要被动地迎合基金。此外,研究员要和上市公司保持比较好的关系,也不敢得罪上市公司;行业发展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没有研究能力的人也去发研究报告,这样出来的报告就会失真。
谢太峰:这种现象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只不过这种乱象越来越严重,这和整个社会缺乏诚信这样的大背景有关;另外的原因还是利益驱动,券商本应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立场上,但现在研究是带有某种前提的,是为预订了结论来服务的。
据我了解,实际上券商调研是很难得到真实情况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得到些一手素材和资料,但即便是到上市公司调研也很难得到一些真实的信息。上市公司在不知研究员到底说好话,还是说坏话的时候,董秘就会应付一些发表的年报,或者公开的信息资料,而这些资料基本全是正面的,介绍情况也是只报喜不报忧的。还有就是投资者的盲从盲信也为市场的乱象贡献了一己之力。
韩志国:中国的股市越来越畸形化,越来越制度走偏,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开板以后。现在向权贵经济过渡,制度向权力倾斜。中国股市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在股市总体制度走偏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去矫正行为走偏呢?
投资者看什么
《英才》:那么,对于一般投资者免费阅读的或者是在网站上能看到的券商研究报告,究竟其参考价值有多大呢?
樊树:实际上一手的报告都是通过路演,给各种合作关系的顶尖机构看的。社会上一般投资者看到的都是一些少量的,没有什么时效性的报告。任何产品都是有价值的,一套价值几十、几百万的报告,怎么可能放到网站上,让人随便看呢?现在很多投资者对研究员都有很苛刻的要求,但大部分研究员不是给他们服务的。
谢太峰:高质量的研报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报喜不报忧,很少有客观的评价,可信度是很低的。
《英才》: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一般投资者看到的报告,是否不排除有券商和机构合谋下的设计,比如,在需要抛售的阶段推出相关股票的看多报告?
樊树:这个就不清楚了。研究员的工作模式是整天和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打交道,和高端的客户也会有交流,但是不和散户打交道的。他们去上市公司调研,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写一些报告,也希望报告有一些很好的作用,但他有顾虑,比如不能得罪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像现在的研究员排名都是通过买方来排名,如果得罪了基金,以后的排名就会有问题。
《英才》: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如何来选择可信度高一些的研究报告呢?
樊树:一般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顾问、投资基金,包括公募和私募基金来投资,利用不全的信息去投资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谢太峰:对于单个的投资者来讲,如果有能力来选择研报,也就有能力独立分析市场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讲,只有提高自身投资的素养,不要盲听盲信。
惩戒缺失
《英才》:像现在这样的研报乱象究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还是成熟市场也存在这些问题?
樊树:实际上,国际上券商的报告也都不给散户看,是给各类机构和基金看的。和中国不一样的是,国际上没有那么多中小投资者直接投资,只有中国才会有。因为市场是共赢的,免费就不可能获得很有价值的东西。
国际上的评级系统很完善,如果研究员职业上出了什么问题,可能以后他的身价就会下降很多。国际市场上会更透明,但模式上差不多。
谢太峰:只要有市场,就会出现这种违规和欺诈的现象,只不过类似这种的现象少一些,成熟市场的诚信体系比较完善,而我们太明显。股市乱象只是经济社会乱象中的一个方面。
韩志国:在成熟市场往往也会发生这种事情,但国外有严格的法律,一旦受惩,那会倾家荡产,但中国的这个问题是越来越严重。
《英才》:那么,我们能否通过一些制度上的规范来改变这种状况吗?
樊树:其实只要没有违规的行为,就不需要规范,像有些研究员就是不能得罪基金和上市公司。只要没有虚假的,恶意的欺骗,不违法就可以。市场不能以偏概全,虽然有些研究员写出了质量很低的报告,但不是所有报告都是这样写的。
谢太峰:在大的社会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仅仅靠证券市场本身去解决研报问题,我认为效果不大,也是不可能的。
韩志国:股市需要有惩罚措施,目前,在股市上存在很多内幕交易,这都需要管理层的大力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