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小贷公司或向银行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01:50 来源: 信息时报

  

小贷公司或向银行转型

  如果拿现在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危机和2008年相比,说目前更为严峻一点也不为过。继各大银行上半年先后无钱可放之后,小额贷款公司也正在闹“钱荒”。在融资难背景下,有关将小额贷款公司转板为不同种类的银行的呼声再度兴起。最新消息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已向有关部门递交报告,申请成为优质小额贷款公司直通银行的试点。

  “钱荒”考验小额贷款公司

  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率计提范围,在政策信号上与前期相对收紧的基调一脉相承,在信贷紧缩背景下,“融资难”、“钱荒”等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关注。作为政府规范民间金融的“试点”,小额贷款公司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小贷公司数量突破3366家,同比增加了1426家;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贷款余额287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0.18%,连续两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小额贷款市场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改变。今年6月21日,源于对小额贷款业务的前景看好,身为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的张化桥,正式履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多次被《亚洲货币》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师”,同时被誉为“最敢讲真话和有良知分析师”的张化桥,在投资界从来就没少带来惊喜。此次放着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不做,宣布要到小额贷款公司去创业,让外人大跌眼镜。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对此却用一句话形容——“投行人士的敏锐”。

  然而上任之初,张化桥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额贷款行业受到的歧视和限制太多了,“杠杆率的限制太不公平”。他的表态也体现了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在扮演“影子银行”的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却集体面临外部融资渠道阻塞的尴尬。特别是今年货币政策连续收紧,信贷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小贷公司正遭遇“无钱可贷”的困窘。

  消息称新疆或成首个试点

  钱从何而来?业内都在思索如何拓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业内人士表示,与信托投资公司合作的风险太大,向银行贷款又太难,大多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人更倾向于转成村镇银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吸储了”,资金有进有出,整个链条就盘活了。

  其实,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早有制度安排。2009年6月,银监会就下发《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似乎欲给小额贷款公司正名,但至今尚无一宗转制案例。而随着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频出,国家似乎也正在加快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的步伐。市场最新消息称,来自国务院法制办、银监会、央行、财政部的相关人士已于8月31日奔赴聊城对山东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这也是近3个月内的第二次调研;就在此前的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银监会、央行、发改委等部门,也曾赴山东调研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情况。

  而昨日又有消息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已向中央有关部门递交了报告,申请将其自治区内的优质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直通银行试点。市场消息称,不同于银监会相关文件规定的“股东发起人必须是国有商业银行”,这次新疆申请报告希望改变思路,不受发起人约束条件的限制,将小贷公司直接翻牌为不同种类的中小银行,具体的想法为,将城市的优秀小贷公司转为社区银行,再将县域农村地区的优秀公司转为村镇银行。

  虽然有关部门对此尚未明确表态,但数位业内人士都表示,确有这种可能。一方面,市场都在呼吁改变银行需由地方政府创办的思路,这在股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小贷公司进行直通银行试点,筛选一批表现优秀的小贷公司直接翻牌为银行,是较为可行的一种方式。而另一方面,新疆有很多新政策,国家正出台多种措施促其跨越式发展,从条件来看作为试点的风险相对可控。因此,新疆成为小额贷款公司直通银行的试点,也并非不可行。

  业内争议转型门槛过高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暗示,小额贷款公司“转板”银行之路似乎正在开启。消息传出后,欣喜者有之,担忧者却更众。

  银监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下发两年,尚无一家企业获批,已经从侧面体现了两者转型的艰难。有消息人士透露,正在探讨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成村镇银行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资金补充的问题。银监会基于风险管理考量,要求出资发起人必须是银行,但多地银监局已于今年初暂缓审批城商行设立村镇银行。也就是说,小额贷款公司想要转型,需要国有大型银行控股。分析人士表示,监管部门限制高门槛,是出于风险的考虑,毕竟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为短期化,一旦出问题,民营老板可能会携公众存款逃之夭夭。而在银行控股的前提下,若出问题则可以由银行来承担。

  而矛盾就在这里出现,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人并不想失去控股地位,“现在业内的共识是,参股银行占51%股权不太现实,我们的底线是不能超过20%。”广州某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这样表示。此外,被国有大型银行参股后会不会失去小额贷款公司的特色?两者之间的客户群不同,原有客户会不会流失?这些都是小额贷款公司担忧的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表示,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沟壑,直接翻牌固然是好事,但很难跨越监管这一关。此外还有分析人士担心,小额贷款公司的商业模式很难持续,升格为村镇银行的门槛太高,国家层面上也还没有政策协调机构。由此看来,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型方向已经有了,但如何成行,仍是各方需要考量的问题。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1分2分3分4分5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