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山东东营:军转干培训中心“变脸”豪华酒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20:2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杨国华报道

  日前,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三路一栋21层的大楼即将完工。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大楼名为“东营市军转干培训中心”,为东营市人事局投资兴建。然而,工程尚未完工,大楼的用途却悄然“变脸”。

  据记者调查发现,这个以“东营市军转干培训中心”的名义,先后获得东营市有关部门批复的政府公共设施项目,竟成了一个四星级的豪华酒店。

  “这就是打着东营市军转干培训中心名义兴建的豪华酒店。它之前就是东营市军转干培训中心,后来拆了又重建。据说投资好几亿,就是这样的一个工程居然顺利通过了市政府的批准。”一位自称晓知内情的人士指着一栋正在施工的大楼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所说的大楼就位于东营市东三路176号。竖立在施工大楼门前的项目公示牌上显示:“工程名称为东营市军转干培训中心;建设单位为东营市人事局;建筑面积为36000平方米;工程造价5000万元。”

  不过,记者走进项目施工区域内,另一个项目简介牌上却这样写道:东营市军转干培训中心(华泰商务酒店楼),占地面积为20亩,由华泰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2.6亿,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一层,是集餐饮、美食、娱乐、住宿、商务会议接待为一体的四星级商务酒店。

  “建设的是酒店,投资方是人事局与华泰集团。”一位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楼于2009年10月份开始动工建设。

  为此,记者来到东营市人事局,一蒋姓主任向记者证实,大楼确实是人事局与华泰集团联合建设。而东营市规划局的孙姓科长也向记者证实,该大楼所有的审批手续都是人事局以“军转干培训中心”的名义报批。

  “由于大楼的土地在多年前就已划拨给了人事局,所以该项目不涉及《选址意见书》。规划局只是按照程序为该项目下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对于上述文件的下发依据,孙姓科长则表示,由于原来的“市军转干培训中心”过于简陋,人事局就向市政府打了报告,后经市发改委下发立项批复,规划局只是根据发改委下发的立项批复先后发放了上述两证。

  而对于批准建设项目的用途,孙姓科长解释称:我们批复的是政府投资项目,不是酒店等商业项目,至于施工单位建什么我们没法管。

  孙姓科长告诉记者,2008年11月27日,规划部门向人事局下发“军转干部培训中心”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准用地面积为13453平方米;2008年12月30日又下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则显示,批准建筑面积为35672平方米。

  在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一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从批准的施工许可证显示,当时批复的项目是人事局的“军转干部培训中心”,并非商业项目。

  在一份2010年8月6日,由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显示,建设单位为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工程名称为“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的董姓主任告诉记者,根据东营市的有关规定,须经东营市委有关部门批准才能接受采访。

  随后,记者联系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用地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完成划拨,此次建设属于重建,所以土地用途和性质并未做更改。“也就是说,现在的土地归属还是人事局,而土地性质依然是政府机关团体用地。”

  “人事局利用国家无偿划拨的土地给华泰集团建设酒店,再以公共设施项目报批相关手续,这样不但项目好批,相关的税费也节省不少。”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还透露:“东三路在东营市来说位置非常好,因为很多政府机关都在这条路上。经营酒店,特别是档次较高的酒店,生意应该非常好。而两者的合作将华泰与人事局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据上述人士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山东华泰国际商务大厦即东营市军转干培训中心,前期“东华”已做出建筑规划设计初步方案。现因市场定位需要,经业主决定将建筑规模进行压缩,以控制投资额。现提出设计变更主要内容如下:1.满足东营市人事局军转干培训中心的办公写字楼业务需求;2.满足华泰集团的高档业务接待需求及部分办公需求;3.立足东营酒店市场,分析当地高星级酒店市场定位及功能布局的优劣势,满足商务客源的差异化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在未建设之前,该项目已经被定位为豪华酒店了。

  那么这个项目到底是怎么批准的呢?在东营市发改委,办公室的张姓主任告诉记者,由于政府投资科的科长在外地开会,所以立项批复无法查看。

  对此,本报将给予继续关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