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片医,家门口的健康保护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01: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结束采访、告别轮椅上的徐老师时,这位78岁的老人紧紧握住记者的手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好政策要坚持,可千万别把邹大夫调走了。”

  “片医好是好,要是能多增加一些上门化验的项目,多给片医配些设备就更好了。”一旁的老伴也插话。

  徐老师是华北水利学院的退休教师,因为左侧股骨头坏死,多年来行动不便,下半身肌肉萎缩,连坐沙发都觉得疼。家住三楼,去趟医院要花钱请壮劳力背上、背下,十分麻烦。“大医院人多不敢去,小医院不愿去,有了病就硬扛着。”她说。

  两年前,家属院里来了社区医院的“片医”,给大家发联系卡、建健康档案,其他人看不起社区医生很少理睬,行动不便的徐老师半信半疑地接触了“片医”邹广伟,没想到现在竟然离不开了。

  “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邹大夫定时来给我按摩,刮风下雨也来,”徐老师说,“身体不舒服时,打个电话就来了,从来没有打过磕儿。遇到邹大夫处理不了的问题,她还会带其他医生和一些仪器来,上门化验血、做心电图。”

  近一段时间徐老师血糖偏高,按摩的时候,邹大夫有意多增加了几个跟血糖有关穴位,帮助她控制血糖。一天,徐老师觉得胸闷难受,赶紧给邹大夫打电话。邹大夫建议她试一下中药苏合香,效果果然不错,如今,连徐老师的大女儿也经常使用。每周,邹大夫还给她送来市卫生局办的《医药卫生报》,让她学习健康养生知识。

  “邹大夫关心我的身体,还关心我的情绪。我情绪低落的时候,邹大夫并不明着做思想工作,但她在按摩时会暗暗鼓励我,让我看到健康的希望,时间长了我察觉到了她的心思,觉得特别感动。她跟我二闺女一样大,我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二闺女啦,啥话都想跟她说。”徐老师说。

  告别了徐老师,记者在郑州市纬一路5号院碰到了骑着天蓝色电动车、身着天蓝色工作服的“片医”牛磊萍,她是到5号楼一单元冯大爷家随访的。

  听到牛大夫喊“伯伯”,冯大爷笑眯眯地开了门,热情地倒水、端茶。拿出出诊箱,为冯大爷量完血压、查看近几天的血压记录之后,牛大夫松了一口气,冯大爷近段时间不稳定的血压在她的细心调理下控制住了。

  冯大爷年过8旬,失眠、高血压多年,还患过心脏病和脑梗。2003年以来,先后在郑州市的十几家医院住院20多次。自打两年前来了片医牛大夫,竟奇迹般地再也没有进过医院。

  “大医院看病排队最折腾人,排了半天队,专家还没有功夫跟你细说,三言两语打发了,弄得你心里不踏实。”冯大爷说,“我最主要的毛病是失眠,睡不着血压就高,各种病就出来了。现在有了牛大夫,我稍不舒服就给她打电话,早上4点钟都打过,听她说说就有了安慰,我就能安静下来。”

  上个月冯大爷浑身起了疱疹,根据牛大夫的建议,自己到药店买了药,很快就好了。“有病早治、没病早防,病从口入,吃白饭讲究了,生病就少了,自然钱也花少了,罪也少受了。”说起自己从牛大夫那里获得的保健心得,冯大爷滔滔不绝。

  像邹大夫、牛大夫一样,目前郑州市有1468个“片医”、“片护(士)”每天奔走在郑州市的大街小巷,为居民送医送药送健康,被称为“家门口的健康保护神”。这是郑州市近年来全面推行医疗体制改革、创建“片医负责制”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好的设备和好的医生都相对集中在大医院,不管人们得的是什么病,哪怕是最普通的咳嗽,人们都愿意到大医院,社区医院则普遍不被信任。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提高乡村和社区医院的水平,以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就医难”的压力。

  自2008年起,郑州市借鉴“片警”的理念,推出了“片医”服务模式。每个社区按1000户居民划分成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配备1名社区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组成一个“片医”小组。“片医”小组对辖区内的慢病患者、残疾人、精神病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管理,签订医疗保健协议,实施一对一的契约化服务。当病人需要转诊到其他医院时,“片医”还会主动预约专家,联系检查、住院等事宜。

  “不同于英国的全科医生,也不同于美国的家庭医生,郑州着力构建的是‘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说,“社区医院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初级诊疗网络和分流体系,初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为了使“片医”更加贴近居民,郑州市还提出中医中药、基本医疗、康复辅导、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妇幼保健、关爱老人、慢病指导等“十进社区”,连续不断地开展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从“不信任”到“离不开”,“片医”已被许多郑州居民当成自己的“家里人”,也成为人们了解、接受社区医院的桥梁。2010年,居民到社区就诊门诊人次达到354万人次,较3年前增长近3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郑州居民就诊的首选。

  郑州的探索引起社会关注和一些专家认可。清华大学医药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刘庭芳说,郑州“片医”更加注重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这种模式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说,我在德国行医时一上午看7个病人,但在上海一天要接待100多位病人。郑州的片医模式有望改变长期以来大医院专家教授95%的精力看常见病、多发病的现状,保证高级医疗人才在临床上主要看大病和重症病人。

  目前,郑州“片医”负责制正逐步扩展到农村,全市1180个行政村卫生所都有了农村“片医”,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农村居民有望和城市居民一样,“健康档案有人建,小病小伤有人看,预防保健有人管”,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