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蔡华相高唱商业银行“转型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13: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蔡华相高唱商业银行“转型曲”
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要想实现差异化的竞争,必须首先把注意力真正地转到客户和市场上,主要按照客户需求摆正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格局,做到在战略上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细分市场上树立自身的经营特点、禀赋优势和独特风险偏好,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业务领域和细分市场。研发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产品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展日前在北京开展,展会期间举办了金融行业发展论坛。本届论坛汇集了金融业界的高端人士,以创新融合、稳健提升为主题,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未来趋势。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蔡华相就转型和变革引领中国银行业新发展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蔡华相强调,“十一五”期间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资产规模增长了2.5倍,整体加权平均资产,资本充足率从2005年的4.91%提升到2010年底的12.16%。不良贷款率由8.6%下降到1.13%。国有大型银行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实现境内外公开上市,显著增强了经营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银行业不仅自身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金融支持。但是,总体看来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同业相比,无论是业务规模、管理能力还是服务水平、人员素质都有明显差距,建设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仍然任重而道远。

  蔡华相说,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欧美债券已有加剧趋势,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内经济总体向好,但也面临着诸多两难问题。通货膨胀压力短期难以缓解,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导向更是对银行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蔡华相认为,“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步伐将会加快,标准化和要求将会严格,这些意味着将来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将面临不得不改、非改不可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转型和变革仍然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只有实施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更深层次转型和变革,中国商业银行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商业银行将会着重从四个方面推动转型和变革:

  第一,注重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同质化经营是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尽管银行规模有大有小,但在客户基础、业务结构、产品组合、收入格局上都有明显的相同态势。很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累大户,网点布局扎堆。同质化经营必然会导致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引发金融供给过度与金融服务不足并存的问题。并且也不利于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

  蔡华相认为,从国际金融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银行业必然走向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国际上知名金融机构通过业务重组,剥离非核心业务,回归和巩固自身核心业务。这些都提示我们大而全、小而全、同质化的经营模式难以持续。未来成功的银行不可能是什么产品都做、什么行业都介入、什么领域都涉及的银行。从国内情况来看,同质化经营格局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你做什么,我也要做什么。因此,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要想实现差异化的竞争,必须首先把注意力真正地转到客户和市场上,主要按照客户需求摆正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格局,做到在战略上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细分市场上树立自身的经营特点、禀赋优势和独特风险偏好,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业务领域和细分市场。研发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产品。

  第二,注重发挥科技创新转型的推动作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现代银行业转型和变革的重要力量。银行业要在日趋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朝着信息化银行方向发展。全面改造和重新塑造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银行业务创新,将新技术应用与需求相结合,打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支持产品设计、加载信息化的平台。以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集成化为方向,引导银行业务模式;二是要以科技创新改进银行客户服务,将新技术应用融入银行服务各个环节。更准确地分析、把握客户的行为特征和心理感受,为客户提供高价值、个性化的服务,改善客户服务体验;三是科技创新助推银行业务再造,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改造传统业务处理和信息传输方式,打造电子化、自动化、集约化的应用流程,推动银行业务运营效率和客户水平提升;四是要以科技创新服务银行精细化管理,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银行管理、决策各项活动,促进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共享使用。利用智能化、数量化、知识化的管理工具为银行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利支持。

  第三,注重建设多层次经营人才队伍。蔡华相说,在人才问题上应该避免人才高消费,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博士、硕士或者是海归,应该根据业务、岗位不同,根据银行性质、特性配置相应的人才。因此,新时期中国银行业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建设多层次、多方位的金融人才队伍。一要建设一支卓越的领军型高级管理团队,带领银行按照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和变革;二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深厚的专家型人才队伍,能够以高度专业化的视线,使银行在核心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不断创新并领先行业;三要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熟练的操作型人才队伍,能够以高标准操作,不折不扣地把转型要求落实到位,能够以高水平服务传递客户价值和传播企业文化。从这个理念出发,商业银行也需要支持多层次的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战略。特别是根据需求开展有针对性、适用性的专业和岗位培训,重在提升实战能力,更好适应转型需要。

  第四,注重营造有利于转型和变革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转型方向、速度和效果与外部环境有着很大关系。比如,随着新监管标准出台,客观上形成了推动银行业转型倒逼机制,要求银行加快变革步伐,因此银行业实现转型,不能光靠银行自身,需要有关方面给予支持,共同努力。一是应该实施适度差异化的监管标准,有利于建立起对商业银行转型的正确激励机制,特别是对于开拓农村市场以及拓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在监管和评价标准上应该有所不同。以鼓励银行从大城市、大客户、大项目中转移出来,增加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二是应该进一步鼓励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转型,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可得的前提下,鼓励银行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客户提升金融消费水平的需求;三是应该大力规范竞争秩序,既要鼓励竞争,也要注意减少和防范过度竞争、无序竞争。避免无休止、不计代价的价格战、营销战。对违反游戏规则,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应给予及时制止,否则有可能在银行体系积累新的风险。同时应该倡导各个银行之间加强合作,联合贷款等多种方式共享市场,共担风险,增强集体谈判能力,营造多赢的新格局。

  蔡华相最后强调说,以转型和变革引领新的发展将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新的课题。农业银行愿意加强与各界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同业的成功经验,共同加快转型和变革步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本报记者朱艳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