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下行风险加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06: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海关数据显示,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88 .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增长24.5%,进口增长30.2%,当月顺差178亿美元。专家表示,尽管8月进出口同比增速乐观,但是增长蕴含很大的价格因素,而且出口出现了环比下降。再加上当前国际经济复苏形势复杂,外部不确定风险增多,这都会导致未来。
外部风险加大,国内各项成本也集中上升,双重压力或将推动外贸调整拐点的加速来临。
进口飙升致顺差收窄“价升量减”趋势持续
进口的飙升导致8月中国贸易顺差明显收窄至178亿美元。
“8月份贸易顺差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进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而出口规模却环比下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指出,从2011年7月到2011年8月,进口规模上升119 .2亿美元,而出口规模下降了18.2亿美元,因此贸易顺差比7月大幅下降137.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进口和出口均呈现的“价升量减”趋势依然在8月延续,这说明进出口的增长中蕴含着相当大的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并未像数据反映的那么强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价升量减”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由于中国产品主要还是靠成本优势,一旦成本不断上升,那么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就会下降。
未来出口下行风险犹存
专家表示,尽管8月进出口同比增速乐观,但是增长蕴含很大的价格因素,而且出口出现了环比下降。再加上当前国际经济复苏形势复杂,外部不确定风险增多,这都会导致未来我国出口下行风险加大。
全球经济不振会影响到未来中国出口商品的海外需求。
陆志明表示,未来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我国外贸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年内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几成定局。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开始出现更多放缓的迹象,而通胀压力却并未明显减轻。另一方面,从国际领先指标方面来看,也开始出现明显回落。近期公布的O EC D国家7月份商业信心指数(BC I)和消费者信心指数(CCI)连续下滑。
此外,贸易保护的风险可能在未来加剧。巴西等国家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贸易保护措施,而欧美等传统贸易国家在国内经济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也可能会加剧贸易保护,这对中国的外部贸易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王晋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是美国和欧洲经济可能进入了相对长期的慢复苏状态,在没有重大技术创新来刺激投资和收入再分配手段来刺激消费的背景下,上述状况是有可能的。那么当前不理想的外部需求形势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成本集中上升出口行业调整拐点临近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当前出口价格的提升,主要还是成本推动造成的被动调价,而非由于品质提升带来的议价能力的提高,甚至很多企业被动下的调价也无法弥补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
专家表示,高企的成本将使出口企业利润率承压。这是因为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制造商很难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出去。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必然要上升,企业很难继续过去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策略。
中国的商品正在越来越贵,这使得近期关于中国制造业优势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前不久瑞银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分析计算了2011年上半年美国和欧盟的进口数据后,发布了一份报告。他发现中国轻工制造业的份额开始下滑,从曾经的50%减少到了48%。而受益者包括孟加拉国(对美国出口增加了19%)和越南(对美国出口增加了16%)。安德森谈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时说,2011年上半年“似乎是一个很令人信服的转折点”。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此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商品变得越来越贵,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目前新竞争优势形成的速度低于传统竞争优势的消失速度。当前应该把握好政策调整的力度,加速推进新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
王晋斌也表示,调整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前的成本集中上升,对中国外贸的结构升级是一个机遇,但引发因素是被动的,要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要求“去廉价化”不能来得太猛,否则制定的政策会产生过大的冲击:要么政策无法承担成本、要么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