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楼市不再是人人能赚钱 判定拐点为时尚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09: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今年中秋节,热点城市楼市“凉意袭人”。假期前两天,北京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45%。沪、深、穗等地楼市的假期楼市也堪称惨淡,以往的“金九银十”成色严重不足。

  楼市调控效应是否出现“拐点”?如何抓住“窗口期”寻求“治本”之策?

  不再是人人能赚钱

  

  在中秋节以前,过去“屡调屡涨”的房价已呈现少见的调整迹象。

  上海、深圳等十大城市8月住宅均价环比下降0.41%,这是一年来首次下降。从最近几个月走势来看,北京新建普通住房价格呈现“稳中有降”趋势。

  房价受抑背后,是市场的深度演变。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年报的98家上市房企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其中33家公司业绩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些企业债务总额达1.01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2%,有60家企业资产负债率出现上升。

  “以前,什么企业都往房地产行业挤,现在则是不少企业在卖房产项目。”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谷文胜说,“调控让房地产面临整合,人们终于看到,楼市不再是一个人人能赚钱的行业。”自去年初竞得一幅住宅地块以来,嘉华公司至今没在上海拿地,“根据目前行情,我们已基本断了拿地念头”。

  调控力度不能减

  

  种种迹象显示,小范围的房价调整尚未带动量的释放,不可对调控效果盲目乐观。

  成交量持续“深跌”,市场博弈加剧。在北京,8月份成交商品住宅套数环比下降22.9%,这是2009年来的最低值。在上海,8月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下跌25.6%,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低。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如果高房价的“大坝”难有松动,成交量很难有起色,预计今后几个月成交低落的行情会延续。

  不可否认,近期一些舆论鼓吹“降价潮”“抄底”等,实际上有意无意夸大了市场的实际情况。上海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说,一些开发商故意把“吹风价”定得远远高于最终销售价,给外界造成“大幅降价”的假象。

  谷文胜说,有人曾预测,开发商会因为调控压力而大幅促销,使商品房价下降达40%以上。但这种情况目前并未发生。经过几轮调控,大型房企已有“心理准备”和“耐药性”,在没有生存危机的情况下,降价动力不大。

  有关专家据此认为,简单依据热点城市房价一时“停涨”或“微降”,就认为已达到调控效果,是短视的。可以预见,如果“限购令”等强力措施不能延续和扩面,房价必然出现强力反弹。

  警惕房价“虚降”

  

  问题关键是,目前部分地区楼市价格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虚假价格”,因为政府“限需求”和开发商“缓供给”形成了虚假供求关系,扭曲了价格信号。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楼市有效供应不足、投资属性过重等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打破僵局。

  楼市“治本”,其一在规范“房贷”监管制度。当前应从“开发端”和“销售端”两头管理好房地产资金,压缩投资、投机性资金流入楼市的渠道。其次是保障房建设真正“提速”,要加快做大保障房的“蛋糕”。但从长远来看,最根本的还是加快配套改革。有关专家呼吁,破除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过度依赖,必须从房地产税制、财政体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国家应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尽快扩大试点范围。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