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并不只是大公司才能驱动创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14:20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世界500强看广东”

  中国入世10周年特别策划

  跨国公司总部行③诺华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许静

  发自瑞士巴塞尔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这家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特质,这个词一定是创新。这家于1996年通过当时最大的公司合并案成立的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如同年轻人一般不安分和灵感四溢。2010年,诺华制药的经美国药监局新药有20项,远远领先于辉瑞、MERK、罗氏等规模不在其下的大型制药集团。诺华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在业界,是一个令人好奇的话题。

  带着这个问题,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诺华公司位于莱茵河西岸的公司总部。从门口激发想象力的现代艺术作品到开放的办公空间,从脊柱形设计的楼梯,到从为世界各地科学家提供交流的开放场地……在这个占地20公顷,8000多科研管理人员聚集的园区里,所有的设计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更方便人员的交流,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是一家欧洲公司,但在总部园区里,佛像、靠椅等中国元素随处可见,“谁知道呢,将来我们可能还会有中国设计师建造的办公楼。”诺华全球媒介关系总监Eric Althoff告诉记者。

  尽管经常被世界各地媒体的关注,但Eric Althoff还是第一次面对广东记者的采访,但谈起广东,他一点也不陌生。这一方面是因为,继1997年在北京成立中国总部后,2007年诺华子公司山德士收购了中山药厂,建立了生产基地,就此结缘广东;另一方面是基于与广东的共同理念和潜在的发展空间。“要不断创新,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广东的方向完全一致”。

  记者专访

  访谈嘉宾:Eric Althoff 诺华公司全球媒介关系总监

  羊城晚报:诺华公司2007年在广东建立了生产基地,对将来是怎样的一个规划?

  Eric Althoff:自诺华在广东中山建立了生产基地以后,诺华在中国市场扩张到了所有的业务领域。2009年与中国达成了战略性协议,协议之一是上海新的研究中心,目前有超过250名科学家进驻,这里也将会更加成为主要研究工作中心。中国在新药领域的高增长、高需求是我们设立这一研发中心的重要原因。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西方人特有的疾病,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时代,糖尿病、高血压快速增长,除此以外,也有更区域化的疾病出现,所以我们要在上海建立研究中心。

  羊城晚报:近年来诺华公司不断强化“新诺华”的概念,看重研发,是不是意味着许多生产环节转移和外包出去了?

  Eric Althoff: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一起和中国伙伴努力,开展研究,并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展开科学交流。近年来有很多生产原材料的中国药品公司成为我们的供应商。但生产部门对我们来说仍然重要。

  羊城晚报:广东一直提倡自主创新,但企业在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很多,诺华的创新理念可否与广东的企业分享?

  Eric Althoff:从诺华公司的角度来看,创新来自很多来源,其中人是核心要素。

  羊城晚报:医药行业正开始新一轮并购潮,诺华怎么看待这一趋势?

  Eric Althoff:诺华在今年早期购买了视康以后,也想找一些小规模但有潜力的公司实现并购,希望这些公司能补充我们现有的业务。比如最近我们在疫苗业务方面,买了天王药业85%的股份,在合作生产疫苗的同时,也把诺华的技术与中国本土技术结合起来,在疫苗领域实行创新。但我并不认为并购是必然的趋势。事实上不仅是大公司,小公司也可以实现创新和快速发展。并不是公司做大才能驱动创新。辉瑞和罗氏通过合并也达到了相当规模,但在新药批准上却不及诺华。

  羊城晚报:中国老百姓认为进口药比较贵,诺华能否给消费者一个不断降低药价的承诺?

  Eric Althoff: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不能对你详谈。几年前我们就在非专利药投资,现在是第二大非专利药公司了,人们总是问,你们既创新,又做非专利药呢?我们发展新药,取得保护,当失去专利,我们的目的是提供高质量而尽量低价格的药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