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访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 追求市场化环境下的创新孙小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08:5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追求市场化环境下的创新孙小林
专访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追求市场化环境下的创新孙小林

  本报记者 孙小林 大连报道

  “南有张江,北有中关村”,可谁曾知道,同样定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两个地区,张江在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数量不及中关村的零头。

  资料显示,中关村2010年年底就有28家企业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而张江截止到2011年6月8日却只有2家。

  张江高新企业众多,其中不乏海归创立了具有行业领先的科技型企业,为何差别如此巨大?

  从上海通用汽车到张江集团上任总经理的丁磊到任之后一直试图找出原因和对策,如今,张江方面似乎已经找到了良药。

  “张江追求的是市场化环境下的创新。”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在本报举办的“开放驱动创新”论坛上如是说,其也坦承“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当然还有很多路要走”。

  此前,包括张江在内的上海一直是强政府模式,如今,市场的作用被史无前例地强调,此消彼长间,张江开始再创新。

  据本报了解,丁磊甚至在张江内部提出了一个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创新成果的检验,市场是最终的标准。也就是说,市场是检验创新成果的唯一的场所。”

  市场派人士来到张江:推进市场化改革

  2010年,张江高科技园区2010年的经营总收入超过1100亿元,但是园区内较为出名的公司却相对较少,在中关村大量网络和科技企业上市的时候,张江却相对默默无闻。

  外界普遍认为,过度的政府干预或者强政府模式让当地大型外企势力庞大,但海归设立等科技型民企等创新主力在当地却有待进一步发展。

  “有的时候我们政府可能觉得自己是万能的,但实际上政府在配置资源的时候效率是不高的,可能政府一拍脑袋说要支持某个企业,但不是一个市场化最终的结果。”殷宏如是说,张江开始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随着张江等国内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土地成本上涨之后,如何进一步创新成为张江等地必须解决的议题。

  事实上,支持市场化已经逐步演化

  为张江最新的战略,这也或是张江必须走的路,因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市场才是推动创新的主体。

  多位张江方面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自从丁磊来到张江后,变化“铺天盖地”,其中最大的转变是思想上日益重视市场的作用。

  这或与丁磊的前身份有莫大关系,作为长期在企业工作的汽车界人士,其深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重要性。

  支持市场规律的第一步就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而张江正在做这一步。

  “首先是政府服务职能健全有效,更多地放开管制,强调服务,建立更为宽松、自由的创新创业环境。”丁磊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

  显然,丁磊认为政府作用是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而企业的自主行为则更多的是交由企业按照市场化手段运作。

  在丁磊看来,政府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才能形成更符合市场规律的园区文化。

  以投资方面为例,张江方面目前正在有意识地引进民间、社会的力量,如各种金融资本,更有效地配置创新资源,“而不是自己来主导”。

  “因为政府公共资金天然是保险倾向的,那么就不可能真正按市场需要的灵活度运作,这两种取向是矛盾的。”丁磊说。

  市场化措施频出:国企股权改革已起步

  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并非代表政府不做事,而只是按照市场化规律来做事。

  对于张江而言,作为市场化措施的第一步,张江推出了著名的“张江新十条”,主要内容涉及到人才和股权改革,而后者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张江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象征。

  因为作为国资重镇,张江也有不少国企和科研机构,数量高达100多个,但限于体制等原因,诸多科研成果存在转化难等问题,科研人员积极性如何实现可持续也是个难题。

  事实上,一旦这些成果有效转化并产业化,很容易诞生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并带动张江相关产业链的迅速发展。

  为此,张江方面决定对国企和科研机构实行股份制改革。

  “特别是对国有这些科研院所,怎么样以一种激励体制解决他的股权问题,因为从科研院所出来创业最大的问题是股权说不清楚,等到上市了,一封举报信可能对团队有很大影响。”丁磊如是解释制定该政策初衷。

  “目前很多创新主体的机制决定了企业科研和经营管理骨干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和奖金,很难提升员工创新积极性。”丁磊说。

  针对这个问题,张江方面规定在当地国有企业中,科技成果可以参与股权和分红激励,可以对作出贡献的各类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

  这就使得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人员的努力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实现价值,因此受到了当地不少企业的欢迎。

  不仅如此,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地区,如何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张江也推出了不少措施。

  “我认为创新、创业一定要和市场和资本结合起来。资本和市场是创新创业的粮食,没有这个粮食,只靠国家的补贴,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丁磊说。

  因此,张江方面针对初创期企业、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分别推出了不同的金融支持方案,但对于张江而言,他们有一个主导思想:企业获得融资“最终要靠资本的力量”。

  “政府可能更多在企业创业初期发挥作用,是扶持、支持、补贴,但是不可能靠政府支持一辈子。”丁磊说,为此,诸如OTC等模式已经建立,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

  事实上,无论是股权还是从外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都意味着张江试图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解决企业发展中“人”和“财”的问题。

  建立“符合市场规律,鼓励支持创新”文化和机制

  对于张江而言,丁磊的加盟或许只是第一步,最终目标是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规律,鼓励支持创新”文化和机制,而这将有效地推动园区整体突破性发展。

  “我们在自身发展当中,张江聚集这些创新企业,聚集这些创新资源是有偶然性,但是我们要做到的是建立一个创新的文化,我们叫做符合市场化规律创新的文化。”殷宏在论坛上如是表示。

  作为长期在张江工作的殷宏对此或许感慨颇深,所以其认为张江要建立一种“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

  普华永道(中国)合伙人John Barnes在9月1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特别指出,创业需要提供一个允许失败的大环境,这才是真正的支持创业。

  而张江正是这么做的,这也是张江今后一直看重的内容。“在这当中,我们还要强调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政府说了算。”殷宏强调说。

  据本报了解,所谓“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文化,则是指是由资本力量激发的,由市场机制调节的创新创业文化。

  “也就是说要尊重投资者、尊重客户、尊重市场规律。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市场就是检验创新的唯一场所。”丁磊如是表示。

  不过,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在现实中则是支持市场化创新的机制的建立,而这是张江正在做的。

  “不仅仅是从产业规模、产值率来看,更重要的是创新机制的产生。”丁磊说。

  外界普遍认为,支持创新的文化和机制一旦成型,张江的优势将很难被复制和超越,但这一过程也颇为艰难,不会一蹴而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