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京要建科技创业特区 留住高校师生创业(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14: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南京要建科技创业特区留住高校师生创业(图)

  杨卫泽在南大发表演讲。吴俊 摄

  昨天下午,“南京——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南京大学宣讲会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科技馆举行,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会上做了“携手共建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讲话,讲话中不断出现精彩的地方,引起了学生们阵阵掌声。孔小平

  说南大:

  曾在南大学习2年,用两个“永”字夸南大

  杨卫泽很深情地说,从个人来说,他对南大很有感情,上世纪90年代曾在南大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两年,获得了经济管理方面的很多帮助。他说,当时全省在加快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等建设,2年的学习帮助他用经济方式来推动这些工作,促使成立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等产业化运作。其次还学习如何用企业家精神管理政府等。

  对于南大对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杨卫泽用2个“永”字来说明南大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南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南京人永远的骄傲;南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南京城永恒的文化标志。

  说南京的大学生:

  在南京一块砖头砸下来,肯定能砸到大学生

  杨卫泽讲到一些大家都不太记得的“中国第一”。他说,在南京,研制出全中国第一只荧光灯、第一套收音机真空管、第一台电影放映机、第一台全自动车床、第一根汽车发动机曲轴、第一个脉冲磁控管、第一辆自动装卸汽车。

  “有个笑话,说在北京街头一块砖头砸下去,肯定会砸到处长;而在广州,肯定会砸到老板;在南京则肯定会砸到大学生。”杨卫泽说,南京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全国第一,每万人中拥有的研究生人数全国第二,前者,甚至是上海的3.8倍,北京的2.7倍。

  说南京的窘境:

  “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杨卫泽说,南京始终面临“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瓶颈,或者说“资源转化效能低下”。2010年,在宁高校面向省内的专利成果转化率为42.45%,不足一半;同时在这些已转化专利成果中,落户南京的却只有31.6%,还不到三分之一。这被很多人调侃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破解也是有招数的,就是要让“政、产、学、研、金”各环节衔接通畅。杨卫泽表示,他常听到抱怨说大学不活络,没有动力没有压力,可是为什么大家都去苏锡常转换了呢?除了创新,还需要创业环境,这是由政府来打造的。“政”是最大的薄弱环节,缺乏明确导向、良好服务、有效政策及完善的制度环境。“产”上南京企业主体太少,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万多家,而南京不足3000家,导致科技成果缺乏承接主体。

  近年来南京人才大量外流,说明人才是“长着脚”的,南京留不住、用不好,人才就外流,使南京沦为人才“原油输出地”;科技成果到外地转化了,使南京成为外地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抽水机”。

  杨卫泽提出,南京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根子在于科技创业不足。人才是创业主体,孵化器、加速器,及金融环境、法治环境等都是创业环境范畴,要把最优的政策、最大的精力聚焦到科技创业上,聚焦到创业环境的营造上,来提高科教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谈举措:

  南京要创建科技创业特区

  杨卫泽还特地提到科技创业特区,即给予特殊的政策,下放一些权力,提高人才创业和企业孵化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全市规划建设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业特区,要集聚在孵科技创业企业超过1万家,毕业企业3000家,使特区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开展科技创业的重要载体。

  杨卫泽表示,南京未来五年创业创新蓝图已绘就,但实现这个蓝图,亟待南大人发挥“引领者”作用。他说,宣讲起初他提到了2个“永”,他还想再加一个“永”,这就是,南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南京发展的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