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警报全面拉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3:45 来源: 深圳商报

  □刘 伟

  9月15日,欧洲央行宣布,将与美联储、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协同执行三次美元流动性注资操作,其期限为三个月。这意味着,招标活动将持续到年底,期间,欧洲银行体系的美元流动性将无大碍。

  近期,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特别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大型经济体陷入信任危机后,欧债危机再次升级。由于欧元区内部银行交叉持股现象非常严重,系统性风险一旦失控,整个欧元区银行业均难幸免。

  五大央行携手为欧洲注入美元流动性,短期将提振市场信心,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困局。全球化当下,欧债危机折射诸多发展共性问题,特别值得发展中国家未雨绸缪,引以为戒。

  欧洲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曾几何时,欧洲一体化模式颇受追捧。但是,正如老资格外交家基辛格所言:不管人们多么渴望全球一体化,都无法回避国家作为政治经济利益核心的现实。政治体制、社会信仰、文化最相近的欧洲尚且如此,遑论差异更大、难度更大的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或许是发展方向,但走向全球化的步子是否过大,走法是否恰当,颇多可议之处。回头看全球化这些年的演进,从最初各自收获“红利”,到今日牵一发动全身,无论传统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纷纷陷入经济、社会种种麻烦,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异和比较优势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使得混乱更容易穿越“防火墙”,更容易传染其他经济体的“疾病”。

  二战以后,欧美纷纷走向福利社会,且在全球范围引领主流价值观,提升社会福利成为全球共识。但是,福利来源于生产、来源于积累,欧洲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本质上是生产不足、积累不够,而社会对福利的欲望却越来越高。世上本无免费午餐,不事产出,哪来享受?全球化“红利”消耗殆尽后,虚假繁荣退潮,贪婪懒惰裸露在人性的沙滩上。

  金融业发展至今,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业放大的增长、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搅动泡沫,让世界淹没在虚拟的“海水”中,潮涌潮落,动荡不安。发轫于欧洲,发展于美国,发展中国家模仿追赶的发展方式,有太多漩涡、暗礁,欧债危机,同样为后发经济体拉响警报。

  14日,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仍好;“保经济、调结构、控通胀”三者中,保经济仍是第一位的;以及立足内需,是未来经济政策的长期核心等,给人们鲜明印象。显然,中国经济碰到的问题与发达国家显著不同,解决办法更多需要立足于自身。

  上周,中登公司公布的8月统计月报显示,由于沪深两市震荡低位调整,成交量明显回落,投资者活跃度降低,日均新开账户与参与交易账户均处较低水平。其中,持仓A股账户占全部A股有效账户的比重更创下年内新低。

  这一状况说明,A股投资者中,“看的”比“做的”更多。在股指处于历史底部,经济前景不明朗、增长速度明确降低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选择离场或观望。虽然美股连续拉出阳线也难改A股疲弱走势,但沉寂酝酿变局,值得期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