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以“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为己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作为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常州市工商联以“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广大非公经济人士为己任,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为重点对象,在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机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以重要活动为契机,丰富工作内涵,做到三个结合:第一,与创先争优和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发挥职能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认识有新的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有新的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有新的进展,也全面深化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二,与重点调研活动相结合。近两年来常州市各级工商联先后完成了《加强新一代非公有制企业家培养教育工作的思考》、《常州市工商联执委子女情况调查报告》、《溧阳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汇报》等10多篇调研报告,为探索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开拓了新思路、新途径;第三,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如,召开“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事迹报告会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表彰大会,建立“光彩基金”、“大学生创业辅导站”,学习“信义兄弟”,开展“感恩行动月”、“代表人士健康检查工程”、“我为科学发展献一计”等活动,发动广大代表人士积极参与,引导他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高他们政治上的归属感和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其次,以综合评价工作为抓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凡进必评。常州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涉及19个相关部门,不仅能够全面反映非公企业的经营情况,还能客观反映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面貌、遵纪守法、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情况,为发现和培养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安排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有序参与政治提供了依据,也为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围绕“全市覆盖”、“凡进必评”的目标,常州市工商联在江苏省率先实现了综合评价工作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努力探索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努力促进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快建立多部门参与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在多个领域广泛运用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有形化和常态化。

  中共常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周炳荃表示,在肯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非公经济人士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社会新生力量,思想状况相当复杂多元,他们掌握资本、拥有财富、涉及社会就业,作用和影响日益重要,这就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照新时期、新形势下对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是认识不够到位。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与非公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与建设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紧密相连,但是部分基层党委、政府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对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不够,往往对企业以规模大小排座次,与企业家交流时,关心企业发展多、关注企业家的思想状况少,送服务多、交心少。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具体经济服务工作,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必要认知。

  二是机制还不够完善。由于非公经济政治思想工作的职能部门与经济职能部门在开展工作上直接的交集不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具体抓手,使得部分代表人士认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个人成长没有太多帮助,由此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代表人士成长上的脱节,出现“两张皮”现象,这种思想与经济相脱节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

  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涉及队伍建设、政策服务、党工团组织建设、员工维权等多个方面。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工商联、工青妇等单位各自开展相关工作,虽有侧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工作整体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基础、目标体系和全面规划,各方面工作条块沟壑还较明显,相互间交融贯通不多,尚未形成各方面工作资源共享、互动协作的格局,造成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碎片化”现象。

  三是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新时期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正逐步扩大到新一代代表人士,工作定位由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扩展,工作环境更加开放、复杂,原有的单向工作模式已很难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多年以来,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原则性、概括性较强,内涵体系较模糊,主题元素不多,新题材的充实较滞后,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空洞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工作中说套话多、讲大道理,一定程度脱离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生活和非公企业发展实际,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以“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非公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非公经济组织创先争优”等活动为例,有22%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有这些活动,38%的受访者认为活动的开展应更贴近实际、更有成效,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机制亟待改进创新。

  如何加强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周炳荃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工商联在《意见》精神指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也需要上下协同、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效应。如针对常州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现状和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一是要依靠党的领导,推进制度建设,构建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二是要明确职能定位,做到统筹兼顾,为代表人士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三是重视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为工商联履行“主渠道”职能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苏言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