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产业景气趋势性回升仍需等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1:51 来源: 信息时报

  2011年8月份PMI为50.9%,扣除季节性因素影响,不升反降,表明需求增长疲弱。而外需增长尤其堪忧,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降到50%临界点以下。欧债危机等负面因素仍在深化,出口不容乐观。中观行业方面,敏感性强的大宗可选消费——地产和汽车需求增长也处于弱势。

  需求增长疲弱的结果是去库存过程出现反复,工业利润增速和毛利率增速双双下滑:7月份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25.9%,相比于6月份的31.9%有较大幅度的下滑;7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毛利率为13.8%,比6月份的14.9%大幅下降1.1个百分点,毛利率绝对值处于有统计以来的倒数第三。

  终端消费品制造业需求增长乏力,竞争加剧使得毛利率总体下行。必需品制造业相对平稳,可选消费品制造业下滑幅度较大。综合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毛利率的情况,表现相对比较好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业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中游制造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库存增速下降、毛利率回升,而金属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去库存进展比较顺利,未来这方面的风险比较小。

  上游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景气处于上升趋势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于库存调整充分,未来改善可能性较大。但总的来说,上游行业受总需求增长疲弱的影响相对较晚,未来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存在改善趋势;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处于较快发展期;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短期可能继续下滑但中长期稳定。

  目前工业行业景气度总体处于下行趋势中,产业景气趋势性回升还需等待。只有当总需求增长重新回到正轨,产业景气才能回升。货币政策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能够促成总需求的改善,但影响时间和幅度不同。短期来看,货币政策将是促成产业景气回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幅度有限。从中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需求增长更需要内生性动力,结构性财政政策能促成内生性动力更快形成,让社会财富更多地分配给普通民众,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财税支持。只有内生性动力形成时,产业景气才能引来一个全新的周期,否则只能在老的周期中进行着向上空间越来越窄的波动。海通证券 刘铁军1分2分3分4分5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