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债务危机进入关键一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01: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由于上周末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不给力,希腊再次被推到金融市场的风口浪尖。对于急需新一笔救助资金的希腊来说,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谈判能否在本周取得积极进展,新一轮援助贷款能否按时到位,显得异常关键。成败与否,关系到几乎在悬崖边的希腊能够及时解除燃眉之急,避免违约严重后果。
希腊承压 市场动摇
19日,希腊财长埃万耶洛斯·韦尼泽洛斯说,本周对希腊和欧元区都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周。希腊必须首先实现2011年削减18亿欧元(约合25亿美元)赤字的目标,2012年实现基本预算盈余。
希腊媒体报道,希腊紧缩政策的重点将从刺激经济转移到削减公共开支上。欧盟和IMF提出15项新的紧缩措施,包括减少公务员数量,削减或冻结公务员工资和养老金,上调燃油税,削减公共卫生健康开支和加快私有化进程等。
希腊政府本月初宣布,由于经济衰退无法实现将预算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7.6%的目标。欧盟、IMF和欧洲央行随后暂停与希腊新一轮救助计划的谈判,并宣布停止发放第六笔总额为80亿欧元(约合109亿美元)的贷款。希腊官员暗示,如未能得到新的援助贷款,希腊有可能在数周内面临现金断流。这意味着希腊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希腊政府仓促出台增加财产税的政策,招致民众不满,国内示威游行不断,乔治·帕潘德里欧的社会党政府受到反对党和工会的强烈批评,可谓“腹背受敌”。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对希腊的信心也一降再降,希腊国债收益率一路飙升,有关希腊破产和退出欧元区的传言四起。上周末在波兰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未能确定新一轮救助希腊的具体执行方案。受此影响,欧洲主要股市19日普遍大跌。
拉博银行分析师简·福莱表示,市场期待新举措的希望又一次被浇灭了。芝加哥一家机构的分析师菲尔·弗林说,市场预测希腊债务违约的比例超过90%。
IMF施压 欧盟鼓励
针对希腊政府在税收改革、推进私有化等方面一直没有取得进展,IMF也向希腊政府施加压力。19日,IMF希腊问题代表鲍勃·特拉敦促希腊政府采取新措施削减预算赤字,告诫希腊政府不应过度依赖征税,主张改革税收体制。帕潘德里欧领导的社会党政府承诺进行深层次体制改革,但由于担心触及工会及社会党选举利益,而迟迟不能兑现承诺。
特拉说,希腊政府去年11月本应进行这些改革,但一直在拖延。他呼吁希腊各界达成政治妥协,推进改革,否则国际债权人有必要每月派代表团来监督希腊执行改革的力度。
IMF对希腊经济运行情况作了最坏的评估,预计希腊今年经济将衰退5.5%,到2013年才有可能恢复增长。
而欧盟方面并没有向希腊政府提出新要求。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发言人阿马德乌·阿尔塔法赫表示,欧盟对希腊的要求不会超出救助计划中希腊政府已经同意的范畴。
阿尔塔法赫表示,欧盟、IMF和欧洲央行代表19日晚与希腊财政部长韦尼泽洛斯举行了三方电话会议,讨论希腊财政改革进展评估问题,20日还将举行三方电话会议。他表示,欧盟委员会从未就何时恢复三方小组对希腊的贷款审查设定最终期限。比利时财政大臣迪迪埃·雷恩代尔认为,今年10月中旬是新一批贷款到位的最后期限。
法国外贸银行分析师西里尔·雷尼亚评论说,欧盟、IMF和欧洲央行的评估很关键,一旦IMF退出救助,希腊债务违约的可能性非常大。
法国坚持 德国怀疑
欧元区内部对救助希腊的态度明显分成两个阵营:以法国为首的国家态度坚决;以德国为首的国家比较消极和迟缓。
19日,法国预算部长弗朗索瓦·巴鲁安在巴黎再次力挺希腊。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法国政府没有提出希腊债务违约的假设,这不是法国政府考虑的战略。他再次重申,目前的要务是执行欧元区今年7月21日达成的协议,实施对希腊新一轮救助并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规模。而希腊政府清楚需要做些什么。
但在柏林,德国央行行长延斯·魏德曼再次对欧元区国家扩大对希腊救助表示怀疑。魏德曼在接受德国议会预算委员会质询时说,7月21日的决定,特别是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权限,使其能够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债券的决定,是欧元区替不遵定财政纪律国家分担责任、减轻市场制裁而迈出的一步,是对这些国家不控制财政赤字的纵容。
根据欧元区领导人达成的协议,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权限扩大后,将替代欧洲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融资困难的成员国购买债券。欧洲央行从去年5月回购融资困难成员国的债券。此举在德国引发很大争议,德国时任央行行长阿克塞尔·韦伯和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兼首席经济学家于尔根·施塔克先后辞职。
迄今为止,法国是唯一一个批准了救助希腊新一轮计划的国家。德国国会预定9月29日对是否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权限进行投票,执政联盟目前仍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雷恩代尔接受法国《论坛报》采访时说,欧元区预计需要两年时间来解决债务危机,如果欧洲国家损失不大,就不会出现有一个或两个国家退出欧元区那样的极端境地。然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动荡的双重压力,分析人士认为前景恐怕难以乐观。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