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半导体巨头日月光总部落户张江沪“十二五”引台企越洋西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2 15:11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秦川 报道 制图 任萍

  昨天,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日月光宣布总部落户张江,并拟投资37亿美元在上海金桥建半导体封测园区,预计8到10年完成投资,届时预计将实现每年超过550亿元的营收。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也来到工地现场,称近年来两岸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要一起“赚世界的钱”。

  日月光集团董事长张虔生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其在台产业增长势头已几近触顶,尚在起步阶段的大陆半导体产业则成为下一个增长点,此次成功落沪也归功于2005年以来不断暖化的两岸投资环境。根据上海的十二五规划,或将吸引更多的先进制造业越洋西迁。

  张氏兄弟在沪再投240亿元

  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封装及测试服务公司,日月光由祖籍温州的张氏兄弟于1984年创立,通过扎根台湾、不断并购已夺得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而去年7月在上海黄浦区建成的日月光中心,也是其在商业地产方面的重要布局之一。目前日月光在上海工业的投资约人民币130亿、员工约11000人,都集中在张江。而此次兴建上海总部后,日月光将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建六栋、约十二万平方米之日月光中国总部大楼,预期能容纳上万名管理和研发人员。此外,在附近的金桥,日月光还将投资约人民币240亿来打造一个半导体封装和测试的园区。

  记者从其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该240亿元投资将分三期完成,首期是在金桥出口加工区投资12亿美元,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封装测试生产线。此外,集团内部规划未来日月光工业部分将在金桥出口加工区取得另外20平方米之工业土地,并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另外两个80亿投资项目。张虔生预计,除去地产项目不算,届时日月光在上海工业的投资将会超过人民币400亿,每年能创造人民币550亿以上的营收,雇佣员工约5万人。

  全球半导体产业将迎整合潮

  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近年的历史低谷。出于因经济衰退所导致的超量库存、制造产能过剩及需求趋缓等原因,不少企业已是哀鸿遍野。

  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本周发布报告称,201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将再次减缓,预估全年营收较去年减少0.1个百分点,这已是其今年第二度修该预测数字。

  有不少分析师认为第二季的衰弱,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经济低迷与对再度出现景气萧条的恐惧;但也有分析师将第二季的半导体市场衰退,归咎于311日本大地震对半导体供应链造成的影响。

  “市场的整合将是行业最大的机会,整合过程中,没有地区可以取代大陆。 ”张虔生表示,目前日月光在其主要从事的事半导体后端封装和测试产业中,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但是市场占有率也只有7%左右,其余分散在另外的150余家公司,竞争格局非常分散。“整合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的取得和训练,好在大陆每年有约600万大学毕业生,远远超过台湾。 ”张虔生称,上海是全中国人才聚集的高地,这也是其选择来沪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张虔生现阶段并不打算在内地展开并购,因为达到收购标准的成熟企业非常少。

  两岸经贸聚焦“十二五”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岸经贸关系必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所辖投资审议委员会于2010年12月31日发布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台湾对大陆投资133.17亿美元,同比上涨119.82%。

  截至2010年8月,两岸贸易额累计已超过1万亿美元,台湾是大陆第7大贸易伙伴,第5大进口市场和第9大出口市场;大陆则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同时,台商赴大陆投资项目已超过8.1万个,大陆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超过509亿美元,占大陆利用外资总额的5.1%,排第5位。正在两岸经贸如火如荼之际,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优先提升先进制造业,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一般加工型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提高研发和设计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吸引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中心、区域总部等功能性结构,形成以设计为核心、制造为基础、关键元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发展格局。此次日月光总部落沪,也因此被视为转型的重要一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