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色,时间之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01:2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苏娅
秋天日光最好,透过科宝博洛尼家居集团总裁蔡明家的窗玻璃照进来,温暖清透,光影让一整面墙上的中国海棠图案暗香浮动,墙上淡粉、樱红的线条使空间更深静明媚。
散落室内的绿植、中国红的灯罩与镂空走廊,在乳黄墙壁、白色沙发、深褐色地板的映衬下越发玲珑剔透——一个怡红快绿的明亮世界。“红”是蔡明心理上最依赖的颜色,因其温暖而妖冶,性感又大气,是最难驾驭,但用得好又最为明朗、欢快的颜色,也是蔡明最常说到的“色空”观念的极佳表现。
家是犒劳内心的所在
蔡明讲起对中国家居的理解,关乎颜色、形制与内在情感,从对欧洲极简主义的痴迷,回到对中国古典家居繁复丰饶意趣的推崇,蔡明坦言,是年龄渐长使然。
随年纪、见闻与阅历的增添,渐渐感到纯粹的形式走到头的空洞与单薄,于是更深爱中式家居、乐于回到中国古典家居的内部,体味一种渐渐淡漠的“安逸”情致。蔡明说:“极简主义的家居看到最后,给我一种难以深入的感觉,因为背后找不到与你的记忆相关联的背景和故事。家居要有故事可解,层层打开,才有意趣。”蔡明说着故事,屋外秋风渐起,秋光滟潋,更远处是川流不息的高速路,提示了一个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情境。
蔡明家的家具是博洛尼定制的,白色、灰色、红色的跃动质感搭配云纹、海棠图案等中式元素,与空间相得益彰。
如何做一个从色调、图案到氛围都很“中国”,但又不至于“因为玩得太深”,而造出一个过于滞重、沉郁的空间,一直是蔡明的兴趣所在。从做“九朝会”到后来修造自己的私人空间,蔡明说自己首先看重的仍是“功能”,对“功能”的热爱来自早年间受欧洲家居理念的影响,唯其在“功能”的约束下,才不至于仅仅是对中国元素的堆砌,穿凿附会于一个中规中矩的古代形制。如此,在功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手法,把中国传统家居的元素自然地贯穿于家饰,建立一种有未来感的逻辑,是蔡明近些年的心得。
功能自是蔡明最看重的部分。在他看来,只有与功能相得益彰的美才不会流于空洞。客厅是蔡明花费了最多时间和精力的地方,考虑到功能性、宜居感的设计,安防系统、水处理、智能、灯光感应、新风系统、加湿系统等等的施工都做得十分精细周到,而客厅整面墙的海棠图案和与墙壁相呼应的纱帘是蔡明巧用心思的视觉焦点,让人仿佛沉浸于中国水墨悠远素淡的时空——浅淡光影,天机自动,现代的体现功能性诉求的系统则被包裹得不露痕迹。
这些物象,提示出蔡明对于起居空间的要求:“不仅仅是元素堆砌,而是一种有机的生活,家既是犒劳感官,又是犒劳内心的所在。”“安逸”是他在中式空间中极易获得的状态,一种从心而发的舒泰——“绝非完全的放任,有一些自我能够承担的约束”,因而空间布局亦应讲求克制和适当。
中式家居的“私密性”和“联动感”是蔡明在布置中最为用心的部分,他的客厅用古香古色的中式榻巧妙分割出了休闲区和会客区,透气窗遮蔽处理隔绝了屋外窥探的视线,却能让足够的光照把空间填满。一扇圆形拱门,建立了客厅与餐室和厨房之间既通透又有所区隔的空间关系,开放式餐厨延续中式基调,选用红木餐桌椅的餐厅,朴拙又不失流丽光华,用巨大红色花束为装饰,仿佛是为着深度激发味蕾,石纹精致的大理石台面,泛着清澈温润的光泽,正好烘托食物的丰富肌理与味觉。厨房与餐厅之间用了书架作了区隔,在此,阅读是与食物和交谈相融的日常乐趣,随地而为随时而发。每日阅读的地方,不再是封闭幽居的书房和古板的书桌,而是阳光下的一把安适的躺椅。
“未来感”的古典
在午后的秋阳下闲话居舍,谈笑间,仿佛置身于无数重时空相交错的奇异空间,历史、当下与未来来往穿梭。蔡明说,自己钟爱的中式设计,一定不要玩得太深,“很多做中式家居做得太深的人,完全按照古代的形制来,做得束手束脚,便没有了中国古典文化意境中随遇而安的美感。所以,时常有一种用‘未来感’的设计冲散这种历史重负的冲动。”
在做自己的家居装修之前,中规中矩的设计师给蔡明定制的装修样图,有大约80%的部分被他打破了。
“如果完全按照古代形制来,一定不会是自然的,反而是造作的,在今天,我们在居饰中所能创造的只是一种想象的山水,一种山水的氛围。”于是你能看到,在一个中式氛围极浓郁的空间中,蔡明会摆放一张来自意大利的Savio Firmino手工绘制座椅,这款椅子用欧式的线条与中式手绘女孩头像把古典气息调和得极具现代感。家具中, Konstantin Grcic用三年时间设计的Chair-One座椅是另一件让人过目难忘的单品,这张座椅,堪称德国设计师极简风格的代表作,放在一个有古典意蕴的中式空间中,简练的线条感便平添几分柔软的意味。
或许是射手座放荡不羁的天性使然,蔡明乐于在空间中寻求一种充满矛盾的和谐,比如,在中式空间中创造一种“未来感”的氛围,这个启示来自一幅购自意大利的中国古代“春宫图”。有趣的是,收藏这幅图画的意大利藏家并不认为这是一幅中国的图画,“西方的买家对中国文化在美感方面的建树,是有些偏见的,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仍是很符号化的,这与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很像,我们总是喜欢简单地运用元素,这些元素如果没有与整体环境的和谐一致,就会显得唐突。”身为一名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展览会和对诸国视觉艺术甚为痴迷的设计师,蔡明需要时时经受一种文化身份认同上的困惑,这种困惑又反向地推动他对中国古典美学意趣的探寻,当他提到“西方的设计师通常认为“枯山水”、“禅花园”是日本本源性的空间艺术,但‘枯山水’、‘禅花园’这类的造园艺术始自中国的宋代才传入日本”的时候,不言而喻,在一种对文化身份与美学品味的计较中,有一种文化溯源和再造的强烈需求。
蔡明说,与日本作家村上隆的对话让他得到了一种用波普主义的做法来消解东方式的情色与世俗性的启示,在他看来,这种做法与中国古代“春宫图”的意趣相一致,体现在空间装饰上,则可能是一种素淡的禅意与热闹的世俗生活相杂糅的状态,“所以,我用的装饰图案,可以是极简的禅宗图案,也可以是很世俗的麻将桌”。在居饰处理上,这些既香艳又素淡的图形被蔡明不偏不倚地运用于床头装饰、卫生间的墙面装饰,仿佛是要透过这些卡通式的成年人像,在一种私密的体验里揉入天真气息。
如何把视觉上“犯冲”的各种元素熔于一炉,从而打破因为过于一致而落于平庸的格调,形成一个富有生趣的空间?蔡明引用了叶锦添曾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就在于一个字“破”,“一切都不要做得太满,太过圆满的时候应当‘破’一下,有所残缺,才能创造生机”。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追求不同寻常的感觉”是蔡明身边的人在谈论起他时最常使用的话,“他的父亲那么大年纪了,甚至还去学习开飞机”——人们总乐于从一个离奇的故事出发描述一个人玄奥的内心。事实上,这种追求刺激、喜好新奇的天性贯穿于蔡明人生的不同阶段,他对自己的描述依然是矛盾复杂的:“怀旧的”、“喜欢奇异的科学与未来感的”。在北京长大的蔡明,从小不乏发思古之幽的去处,在故宫,少年蔡明常会对着一口荒弃的“珍妃井”,默想一个宫闱杀戮的后宫传奇,仿佛是要用想象回到古老故事的深处。另一方面,他又极度热爱面向外部世界的冒险,凡尔纳的科幻冒险系列故事、《鲁滨孙漂流记》等等故事曾引导他不断地向外延展,把各种信息融于一身。
蔡明喜欢用“色空”来描述自己的空间构想,在他看来,“色即是空”意味着放下,“空即是色”意味着担当,而中式家居的内涵就在于建立一个既能够放下又有所担当的、进退自如的空间。蔡明坦言,对“色空”观的体认,来自一个漫长的寻找快乐的过程,在决心做中式风格的家居、会所和酒吧之前,他曾长期执迷于一个问题:为什么事业越做越大,而人却越来越不快活?为了消除“不快活”的心理,他曾尝试过各种娱乐消费,但各种新奇的消费所带来的快感仍是短暂而容易厌倦的,只有回到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所承袭的“对现实有所担当,又始终有一股玄远清虚的情怀,才是充实而安稳的”,这种精神取向渗透了他建造一个中式的家的实践,由此,“中式”不再意味着古旧和繁重,而是一种“活”在现实中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