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慈善捐款未滑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05:25 来源: 深圳商报

  主持人:胡 蓉

  9月21日,在“慈善之光中华慈善成果展”通报会上,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就近期尚德捐款门、捐赠数额下滑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应,称慈善捐款未受郭美美事件影响,捐赠额未出现滑坡现象。

  “未滑坡”是好事还是坏事?

  堂吉伟德: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现象,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受郭美美事件和一系列丑闻的影响,中国的慈善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然而,捐款数额依然坚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据报道,各级慈善机构并不缺少固定的经费来源,以受社会质疑最严重的红十字会为例,温州红会透露,该会“一日捐”的捐资额2006年以前占总捐资额的95%以上。换言之,即便社会零星捐款为零,也仅占5%左右,对捐款总额影响极为有限。

  这其实透露了两个信息:就算没有郭美美等事件,慈善个人捐款也极为有限;“被捐款”为各级慈善机构提供了稳定的费用来源,所以慈善机构才不会因丑闻而有所触动。可见,“未滑坡”看上去是好事,可又未必如此。因为公众期待的改变不会出现。既然慈善机构有没有公信力,都不会影响其基本利益,那么又何来改过自新的压力呢?如果不改变“被捐款”下的道德绑架,那么体制外的力量就难以发挥作用,公众的愿望和诉求,就不会得到重视。

  捐款额未滑坡不等于公信力未滑坡

  陈国琴:在缺乏公开透明运行机制的大背景下,慈善机构单方面声称,“郭美美事件”等诸多负面问题未导致捐款额的滑坡,很显然,这样的“一家之言”,并不足以说明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依然坚挺。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慈善机构的捐赠信息始终未能在阳光下运行,特别是随着“郭美美事件”、“审计门”等诸多问题的曝光,使得公众的善心受到了极大挫伤。

  如何让公众相信捐款额真的“未滑坡”?危机面前,慈善机构必须拿出真心诚意来拯救公众的善心,不仅要及时“晒账单”,而且要把账单晒得彻底、明白,要切实经得起公众的审视,而不只是从言语上的“自我抚慰”。事实上,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捐助信息,是保证善款阳光、透明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慈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如此,公众才会相信慈善机构的话,公众的善心才能得到有效呵护。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